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高年级创新作文教学琐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大力实施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当前作文教学聚焦之处。有人把作文创新中的“虚构”等同于“虚假”,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观点。虚构是一种创造性想象,也是创新的重要因子。小学高年级创新作文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法,多维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一、在广度上拓展作文训练时空
  从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极其有限。这一状况必须得到改变,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为其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1.在作文训练时间上要从课上延伸到课下
  写作是学生对日常生活感悟的自然流露,写作的过程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也体现着自我能动性带来的创造性,因而它不受时间的局限,写作的冲动并不仅出现在作文课上,而可能随时随地发生。教师如果把学生的写作限制在作文课上,也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写作的功夫放在平时,随时随地观察,随时随地感悟,随时随地记录,并在作文课上将学生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可见,教师和学生要在拓展学生作文训练时间上下功夫,把作文教学和训练从课堂教学移植到课堂外,移植到广阔的生活舞台上去。
  2.在作文训练空间上要拓展训练渠道
  目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渠道较为单一陈旧,活动不够丰富,活动效果还远远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下述几点值得注意:
  (1)加强背诵。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核心途径之一,教师要研判语文教材,给学生划定重点背诵内容,让学生在背诵中规范化地积累语言,进一步奠定作文表达所需要的语言基础。
  (2)强化阅读。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获取大量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学生的写作才具有创造性。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宜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将阅读所得进行整理、发展,促进读写一体化训练。
  (3)进行表演。热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是由其所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适宜于学生表演。表演的过程也意味着对课文内容的再加工、再创造。这种加工和创造是自发性的,是对教材语言的自主化创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把握。
  (4)提供实践。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生活实践中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秋天到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感受秋天的气息、白露的凉、秋叶的黄、菊花的香等,这都是现实生活中最直观的写作素材,需要学生捕捉,学生要把这些素材加工整理并加以个性化的表达。
  二、在深度上把握作文训练体系
  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就要摆脱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布置—指导—写作—批改—讲评”。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作用,但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要在深度上把握好开放、民主、充满活力的作文教学模式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营造氛围
  心理学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与之相合。这种环境氛围需要是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师要营造这种环境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学生进入一种“我想写”“我要写”的精神状态中。
  2.大胆想象
  大胆想象与著名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进行大胆想象。例如一条波浪线~~~~~,像什么呢,学生可以想象成细绳,也可以想象成起伏的公路,还可以想象成妈妈脸上的皱纹。可以说,大胆想象让学生进入“有物可写”的状态。
  3.放胆表达
  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写作范围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不规定字数要求和时间要求,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力。
  4.交流合作
  学生完成初稿后,可以互相进行评改,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合作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自愿组合,也可依照学生写作情况自由搭配成组。
  三、在高度上完善作文评价机制
  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完善作文评价机制,用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目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少,教师对他们写作的评价没有起到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就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心理,因此作文教学完善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尤为重要。除了高分激励和多次评分法之外,教师可通过妙用评语的办法激励学生。例如,“这个词用得妙”“本文立意新颖”“作文写出了真情实感,我也被感動了”。这种激励性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2]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2008(12).
  [3]孙光军.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1).
  编辑 张佳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