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出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发展的基础素质,在实际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将理论基础和实际问题结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核心素养还要求中学生在实际阅读语文课文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完成,从而使其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最终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运用语文文章中的一些道理,而不是选择逃避。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在实际讲解相关语法、行文逻辑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理论知识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一、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讲解高中课文的过程中,由于其蕴含的知识要点过于复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先对整篇课文所包含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然后再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形式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过于保守,教学效率较低,无法解决学生的现实需求,甚至还会使学生厌恶语文,失去学好高中语文的信心。
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悬念,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悬念設置法需要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前先根据课文所考查的知识点设置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然后再展开讲解。当讲解完一个段落后向学生发问该段落中有没有蕴含相应的知识点,再进行下一个段落的讲解。通过设置悬念开展相应的课文教学工作,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逻辑,将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参与者,从而激发其对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其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悬念教学法展开课文讲解。在讲解课文前,教师先设置三个问题,即荷塘景色最别致的地方在哪里?吸引作者驻足观看的因素是什么?整个荷塘夜景的动人之处是什么?先让学生有一个逻辑思考的过程,然后再开始逐一讲解相应的段落。
再如,在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采取互动的形式,提问所有的学生,让他们讲一讲他们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体会到的来自于父母的爱是什么形式的,并让其带着问题阅读这篇课文,在文章之中找到区别。然后再由教师集中讲解,对文章中父母体现爱的方式方法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二、分小组展开教学活动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点,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所以,教师要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从教学工作中单纯的接受者转化为实际的主导者,其中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小组合作。
例如,在讲解《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时候,教师先对整篇文章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然后留给学生20~25分钟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每一个段落进行分析,分析每个自然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在整个课堂活动快要结束前,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就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再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有创意的课堂活动。首先,教师在课余时间准备5~10张中国著名建筑的图片,然后在一上课的时候,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根据所拿到的景色图片进行分析,从整个建筑的构造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整个分析活动给学生预留20分钟。然后,请每一个小组的代表上台陈述自己小组得出的结论,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所有的小组汇报完毕之后,教师再逐一针对每一个建筑的特点进行总结性的发言,然后再讲解课文,这样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主要使用到的方法之一,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趣味教学法更加注重对整个课堂氛围的营造,旨在通过开展丰富课堂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相关语文阅读技巧的掌握。如在《滕王阁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在实际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根据文章所在的年代设置相应的情景,然后让学生逐段对文章进行朗读,并且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朗读完相应的段落之后,直接将该段落翻译成现代文。
作为主要的语言类学科,高中语文学科和其他语言学科一样,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基础,包括语文学科在内的所有文学学科对现实生活普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根本需求,有效依托核心素养下教学模式的应用,深化教学目标,最终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充分掌握语文教材所蕴含的知识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637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