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鸿门宴》教学为例,多元审视《史记》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史记》文本的自身特点,其教学不能拘囿于传统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的剖析和鉴赏,而应遵循认知规律和高中教学的特点,从作品中的语法价值、人物的思维品质、古代文化的精髓等多元视角进行价值的挖掘。
关键词:鸿门宴;多元视角;价值挖掘
关于《史记》这部巨著,评价不一。其中,以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最具代表性。时至今日,《史记》教学大多还囿于这个认知。于是,对于作品中人物、事件的评价就简单对应为史学价值的剖析,对于叙事特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就简单对应为文学价值的赏鉴。如果要达到高中教学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教学还远远不够,应多元审视《史记》的价值。
为此,笔者结合《鸿门宴》的教学实例,从多元视角,谈谈如何更加精细、全面、深入地审视《史记》的价值。
一、梳理文句,审视作品的语法价值
因为史书表达的需要,《史记》的文字相对正规、典范,也比较容易被读者理解。《史记》的文句相当契合古汉语表达的标准,甚至不少词句流传至今。此外,根据新的高考大纲的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出以文言句式、词类活用为代表的众多文言语法现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分析,要将其划分为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个层级。只有帮助学生明晰和建构起契合古汉语标准的语法体系,《史记》乃至整个文言文的教学活动才会有坚实的根基。以《鸿门宴》教学为例,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就应在语言层面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从词类活用层面整理和理解文中运用的特殊词法现象,还要让学生梳理出文中有哪些文言特殊句式,有哪些文言固定句式。词类活用方面要注意:一詞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指、通假现象等。特殊句式应注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有了这样宏观的语法体系建构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语法归位。针对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圈划,在整体的梳理之后,再将这些问题显露出来,或是进行基于全文理解基础上的再辨别,或是进行学生之间的讨论、研习,或是请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例如,有学生不能理解固定句式“孰与君少长?”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让学生按照常规的“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翻译。很快,学生会发现这样的翻译方法在此并不灵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疑问:“是不是这里面有着特殊的现象?”在疑问生成之后,教师再揭示谜底:这是一个文言固定句式,要翻译成“与……相比,哪一个更……”。经过这样的强化,学生对这类句式的认识和记忆就会变得十分牢固。
二、缕析事件,分析人物的思维品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叙事色彩浓厚。为此,学习《史记》系列作品,离不开对文中相关事件的梳理、概括。但是,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对事件的概况,这样的教学是违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
《史记》中记叙的事件大多蕴含着很多的智慧。在执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透过事件,解析其中存现的思维成果。在《鸿门宴》中,表面上看是杀与不杀刘邦的较量——这是事件的简单概括。实际上这个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中闪现着众多的思维之光,交织着各种思维的交锋。对此,教师可以将刘邦、项羽分成两个阵营,分别探析各中蕴含的思维。
首先,从刘邦的表现来看,得知自己面临着被讨伐的祸患,他实则是十分恐慌的,但是在项伯面前,他却表现得十分镇定。在这个鲜明的转化背后,就隐含着刘邦复杂的思维活动。他深知自己不“足以当项王”,在张良的建议之下,他找到了“救命稻草”——项伯。得知项伯与张良的关系,他自降身份,以兄长的礼节对待项伯,“奉卮酒为寿”,而且“约为婚姻”,态度真诚。刘邦认识到礼待项伯的重要性,用看似发自内心的外显行为来迷惑项伯,又用不敢背叛项羽的话语来搪塞被灌了“蜜”的项伯。其实,这里面还蕴含着刘邦的一些思维判断。通过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的举动,可以判断项伯是一个性情中人,是可以以情感动的。然后,刘邦深知项伯在项羽心目中的地位。这个判断十分精准,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借此足以看出项羽十分敬重项伯。由此可以感受到刘邦处乱不惊、机敏精细、当机立断的思维品质。
其次,从项羽阵营来看,范增的思维值得学生去赏鉴。当初,征讨刘邦就是范增在形势辨别之后的进言。其中就闪现着范增的先知远见,他已经认识到刘邦占有先机背景下项羽的危机。在宴会上,他多次暗示项羽,但是项羽不为所动。在范增看来,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失之则不会再有。于是,在项羽自傲没有采取行动的情况下,他又忠心耿耿,采取补救措施,召来项庄,让他借舞剑的机会刺杀刘邦。可见,在范增的思维之中,除掉刘邦是项羽唯一的出路。可惜,项羽失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乃至于在项羽接受刘邦留下的礼物时,愤然感慨:“竖子不足与谋!”如果项羽接受了范增的“谋”,历史恐怕还真的要重写。
综上,思维之光闪现在《史记》的众多篇章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它们,进而培养其完备的思维品质。
三、聚焦细节,体悟古代文化的精髓
《史记》能够流传到现在,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不过,在细读其中的文章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悟其中的文化精髓。
在《鸿门宴》中,包含着不少人际交往的文化。例如,项羽对待项伯和范增。作为项羽最小的叔父,项伯深得项羽的尊重和信任,这源于族亲关系。作为项羽最为重要的谋臣,范增得到了项羽的尊重,但并没有获得如对项伯一般的信任。项羽并没有采取范增的建议,乃至于发展到最后对其厌烦,任其辞职、客死途中。其实,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并设置“假如你是项羽,你应怎样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之类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情境性思考和讨论,继而形成对“尊重”与“事业”关系的辩证认知,并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
《史记》是一部巨著,其中蕴含的价值是多元的,上文所述的几个方面也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已。不过,只要突破既往的一些低效教学行为,能够从更多层级对《史记》进行探究,在笔者看来就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洪飞.走进文言世界 品析文本精彩——以《鸿门宴》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8,(2).
[2]饶文婷.从《鸿门宴》观楚汉之争的成败[J].大众文艺,2015,(24).
[3]贾红. “走近司马迁”综合性学习案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7,(4).
作者简介:董亚峰(1979—),女,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3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