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象特别是再造想象不会凭空产生,它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且具有个人的创造性成分,要形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大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关键词:表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展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又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是指根据词语的表述或图标等条件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形象,后者则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的学科特点,训练学生从再造想象逐步到发展他们的创造想象。
一、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想象储备表象
想象中所产生的形象,是人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好像是“超现实”的,其实不然。任何想象,无论如何新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过去感知过、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为基础的,是人脑对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他的原型。
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要以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和表象为基础,语文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具体事物的表象,如果没有这些,学生的想象必然是贫乏的。
(一)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参观学习
我们周围有壮丽的河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等。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它们是学生智力和想象发展的源泉,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大自然和品味生活。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去观察发现,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学习,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想象储备丰富的表象。
(二) 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些事物,受于时空的限制,学生可能没有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想象就很难发生,更不用说构想出自己未知的事物形象。
如讲解《月光曲》这篇课文,没有见过海的学生,一般很难形成月光下的大海的波光粼粼,水天相接,涛声澎湃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想象出《月光曲》所要表达的优美意境,这时需要教师利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手段,将月光下的大海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在形成有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 营造一个利于发挥想象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自由、完全和愉悦的班集体气氛是创造性想象气氛的重要特征,为此,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以信任,让其自由发挥,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和限制,而且也不要轻易地评价学生的想象结果。
这要求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和管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旺盛的求知欲。
还要创设宽容理解的温暖气氛。当学生能从老师和同伴那里获得理解和友爱时,个体健全的创造性想象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做到:重视学生所提的意见,并支持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想和回答,结合课文,要经常应用开发性或发散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脑力激荡,想出大量的意见或构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能分享全班同学创造想象的成果等。
三、 利用生动的语言来发展学生的想象
语文老师的生动语言,应当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启发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这需要语文教师长期刻苦训练,使之成为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有力武器,如教学《五彩池》,课文通过描写五彩池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观看五彩池的录像,使学生头脑中有了生动的画面,接着,老师辅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引导:“同学们,在这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中,我们看到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水池,一个个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我们惊呆了。”老师做惊奇状,“想一想,你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有的学生说:“我想站在这幅巨画前,伸开双臂大声呼喊:‘真美啊,五彩池!’”有的学生说:“我想静静躺在绿茵的草地上,闭目冥想,把美景深深地留在脑海。”还有的说:“我想放声歌唱,我想把这美景画下来……”这样在教师有目的的教学语的引导下,触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接着老师顺水推舟,顺势说:“那你们尽情地去歌唱,去挥毫泼墨吧!”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又纷纷忙碌起来,有的写诗,有的画画……学生的再造想象又进一步向创造想象发展。这样,在老师生动形象的教学语的引导下,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学生充当角色,使景、情、理交织,因感官兴奋而强化感知,最终启迪思维,发展了想象力。
这种生动的教学是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事物为智慧源泉,促进学生合理地使用大脑,是能极大地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的表述,应当生动而富有感情,还应当运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适当的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不但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意境去,调动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又如我教学低年级学生写话《找春天》:我首先带学生去大自然,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春天,看谁找到了春天,有了思维表象后,为下一步如何说、写打下了基础。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但如何真正体会、表述春天的美呢?我和学生一起用动作,身姿描绘春天的形状,颜色。这样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表述,调动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对春天的物象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四、 发掘课文中的想象成分
语文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想象成分,文学作品是想象力训练的好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笼统描述具体化,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大胆、合理、创造性地展开想象,并与作文教学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用改、扩、补、叙等形式复述、写作、表演。如教完《井底之蛙》后,让学生续写:青蛙跳出井沿后,会说什么?学习了“新型玻璃”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并进行产品简介
等等。从而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人物形象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五、 做好课本剧的表演
课本剧表演是学生乐见的活动,也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适合表演的作品也很多,如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课《鸭子和白兔请客》在引导学生看图,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消除疲劳,同时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我组织了小鸭请客的角色表演,老师分别给它们戴上头饰,这时老师宣布:小兔请客开始,接着老师放起了轻音乐,头戴大白兔头饰的同学走在场中央,向大家敬个礼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请朋友来做客,我去看看哪位客人来了?”这是从录音传出“嘎嘎”的声音,小鸭扮演者随即出场,随着音乐声,即兴舞蹈,音乐停,小鸭敲门,“白兔哥哥,我是小鸭弟弟。”“快进来!”白兔把小鸭带到青菜菜盘前,小鸭嘟着嘴巴,很不高兴,第二天,小鸭也请白兔吃饭,小鸭端来一大盘田螺泥鳅,小兔看了看摇摇头,说:“谢谢你,我不吃……”小鸭摸了摸脑门,计上心来,他对白兔说:“白兔哥哥,你自己选喜欢吃的东西吧!”于是两人端出自己喜欢的菜盘,一起跳起舞来,台下的同学也随着音乐边跳边唱,老师:“为什么小鸭和白兔的食物不一样啊?”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本剧表演,引导孩子们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习,满足了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动物要吃不同的食物,同时掌握了动物的不同叫声,生物习性,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激活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量的充分的感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观,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活動,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形成愉悦表象,由表象、联想发展到再创造性想象。
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都和想象力有关,语文课中大量的人物、事物和自然景观的描写都离不开想象,因此语文教学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大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张海良,湖南省怀化市,怀化市鹤城区城东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5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