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教学对于目前培养的人才特别是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无论从硬件设备、师资力量,还是学生考核等诸多环节,都要做出适当调整,可以通过制定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更新制造领域前沿知识、构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实训课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以便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多、创新思维丰富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2-0124-0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不断进步,作为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被运用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技术的运用也是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制造业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成为员工的必备素质。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制造发展的需要,基本上所有高等工科院校都开设了现代制造实训课程,目的是培养出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者最佳结合,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当今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之上,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如今,我国工科类院校培养人才的现状是: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能力,学习过程单一,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这就导致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不符,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水平低。因此,利用现代制造实训课程培养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制造实训过程中,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多,覆盖的内容广,同时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并不常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经常遇到不理解的专业术语,理解和认识容易模糊,不能够达到对某些设备的熟练操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1]。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 学校现状
  上海电机学院自1953年建校以来,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技术教育,致力于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经验并形成特色。办学定位上坚持举办高等技术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能适应工作变化并具有创新素质,在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
  工程训练中心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学生的工程训练、大学生创新教育、社会服务等工作。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工程训练教学提高到关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本中心下设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践教学科以数控实训为主,还有特种加工如线切割、电火花、外雕刻、3D打印、激光内雕等实训内容。学校的实训教学目前主要处于基础教学阶段,今后应该进一步开设综合型和创新型的实训课程。
  学校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教学方针,是为了顺应当今工科类学校人才培养由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目的是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强有力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思想并不能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现代制造实训课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教学上坚持改革和创新,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案、新模式和新途径不断进行探索,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营造出积极向上、认真思考的学习氛围;在教育理念上,教学方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适应制造业发展、企业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3总的原则
  应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应由传统的注入式向启发学生思考的讨论式、研究式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向树立整体教学观念转变,从注重继承式的教学理念向注重创新型的理念转变。
  重视理论基础  重視理论基础教育,按照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基础教学质量和建设水平,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充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3]。
  强化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使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实训过程中,适当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4]。
  提高综合素质  在现代制造实训课程中,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责任感、道德感、专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更应构建素质拓展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要求教师应以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的,构建出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多、创新思维丰富的教学培养体系。为了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代制造技术实训课程应着重于以下方向的改革和研究。
  实践能力强  现代制造技术实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科学设计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的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有所增加;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同时应更新实训设备,提高相关设备的开放率,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实训操作。   在实训课程具体开展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想方设法使爱动手的学生更加喜欢动手,使不爱实践的学生也爱上实践。在教学方式上更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其因材施教,鼓励和表扬学生实践成果,这对于学生养成勤动手、爱动手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寒暑假时期,学校应要求学生到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实习。按照这种系统性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可使学生逐渐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理论知识多  学校应重视理论基础教育,按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学习平台,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加大对现代制造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理论基础知识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由于现代制造技术课程信息含量大、新知识多,在实训过程中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动画仿真的手段演示先进的制造工艺。在此情况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加感性认识。
  创新思维丰富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所制订的培养方案应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和自主学习型等课程,同时要积极推进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考核等课程教学要素的规范建设。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应该积极互动讨论,带着问题学,带着疑问做。特别是让学生参与创新型、综合型的实验项目,提倡并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项目设计,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相关实验。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可以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5 建立创新机制
  应用型高等工科类院校以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使学生有能力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思考、解决现代制造中的工程问题。因此,现代制造实训课程应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状况和制造企业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制定创新实践训练项目  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是从实训课程中通过自己经常锻炼获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布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训练,即由学生自己根据题目要求,三到四人一组,独立完成设计方案拟定等一系列工作。
  训练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需要小组成员不懈努力,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自行安排分配各自的任务。在完成过程中,学生应熟悉自己的方案、操作、工艺、进程等,并独立完成任务报告,教师应在学生认真思考并进行大量实验后给予必要指点。这种激发学生思考创新的训练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提高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更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更新制造领域前沿知识  由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现代制造实训课程教学中,为了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现代制造的前沿科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现代制造技术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关的展览会或学术讲座,甚至参观一些当地的大型现代化制造企业,促使学生对现代制造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5]。通过以上过程,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构建监督管理体系  当前的实训课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上课迟到甚至无故旷课,在实习过程中玩手机而不认真听课,等等。为了改变学生对实训课程的态度和引起学生的重视,笔者认为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实习中表现较差、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及不动手实践的学生应给予批评并在总分中扣分,对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应让其重修,直到合格方可通过;而对实习中表现良好、上课认真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以此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加强实訓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是学生有效率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基本保障。为了使实训质量有所提升,让学生对实训课程越来越感兴趣,应该加强实训设施建设,特别是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尽可能多的机会享受实践过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变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内容,达到让学生能够多动手、多用脑的目的,提高现代制造实训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6 教学改革建议
  在现代制造实训课程中,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1)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创新训练机制,努力把创新训练融入现代制造实训课程中;
  2)采用全方位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践和创新紧密结合,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6];
  3)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摆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行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方式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6];
  5)改革实训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积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利用考核使学生达到不断进取和创新。
  7 结语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包含了先进制造工艺、现代管理技术、先进生产模式等内容,实训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应让学生对现代制造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互助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学会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开拓思维,传授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伍俏平,万林林.“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9):76-78.
  [2]唐俊龙,唐立军,文勇军,等.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35-36.
  [3]刘永建,张景富,常瑛,等.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00-101.
  [4]罗方清.基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4):123-124.
  [5]张明军,唐昆,李河清,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7(26):44-45.
  [6]张凌洋,田晓伟.实验教学过程生产性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23-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5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