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文章论述了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法及成绩评价等方面的一些改革和探索,并对完善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提出思考。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136-02
  医学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1,2]。医学免疫学发展的最重要突破是使免疫学的概念从传统的抗感染免疫的概念中逐步脱离出来,发展为人体对“自己”和“异己”的识别,进而维护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随着近年来许多新的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细胞融合、细胞克隆、转基因技术、组学技术等,现代免疫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各学科领域。因此,我校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及要求是结合最新的免疫学技术,对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等进行论述。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和特点;能够运用医学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临床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在高等医学院校,由基础医学院负责开设的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受到广泛的欢迎,每学年度选修该课程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一般较多。在我校,近3年年均超过50人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修该课程。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开设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为30学时。
  一、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既要覆盖本科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又要不同于本科生的教学,体现出硕士研究生课程紧密联系研究热点和前沿知识,反映该学科在研究中的应用等特点[3]。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我们选择2014年由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免疫学》(第四版)作为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参考教材。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抗体、补体、细胞因子、MHC等主要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和特点;固有免疫的特点及黏膜免疫;免疫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机制;HIV、微生物等与免疫的关系等问题。通过教与学为学生展开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抗体与抗体制备”、“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补体与细胞因子”、“MHC及其编码分子抗原提呈”、“感染免疫与免疫缺陷”、“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免疫调节机制”等内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于“免疫细胞膜分子”、“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分子机制”、“超敏反应”、“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及“区域免疫生理与病理”等医学免疫学的章节内容,则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
  二、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完全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会使教学过程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4,5]。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我们在2015级、2016级、2017级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T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多种教学法。比如在“固有免疫”的教学中,教师采用PBL教学法,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固有免疫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机体如何来保证免疫识别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为何NK细胞能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而不杀伤自身正常细胞”等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该教学内容。又如在“黏膜免疫”的教学中,教师采用TBL教学法,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教学任务,如“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类别及特点”、“黏膜免疫系统与其他免疫器官及组织的异同”、“黏膜免疫应答的具体特点”、“黏膜免疫系统对共生菌产生低应答的机理”等,让学生课前自学,上课过程中分组讨论,并由教师解释和引导,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学习小组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在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法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各种教学法的平衡,既要尽量全面、及时地传递理论知识,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总体来看,这些新的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配合使用对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得到大多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三、医学免疫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完善
  对于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成绩评价,我们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种考核方式。一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一部分成绩由各任课教师根据任课学时给出,包括TBL、PBL、翻转课堂等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课后小综述等多种形式;二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进行,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从近3年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总成绩来看,总成绩80分以上的优良率占比均在75%以上,说明教学效果良好。为评价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近3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效果,我们采用学生评教及教师评学两种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教学效果。从学生评教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法及成绩评价体系是满意的,总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提出希望任课教师能多结合一些当前研究热点,介绍一些实用的、新型的免疫学新技术等问题。从教师评学情况看,所有任课教师都反映上课时教学氛围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也提出一些新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学组织不完善、不同任课教师教学风格差异太大等问题。
  四、完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体现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方面得到普遍的认可。在我校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法及成绩评价体系,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总体教学效果良好。不过,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多种教学法的使用问题,包括学时、教学内容安排等;二是采用多名教师共同授课,将教学活动与任课教师的科研联系起来,既能发挥任课教师的专长,也能将任课教师的科研活动与授课内容联系起来,但也存在如何保持各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的衔接问题;三是研究生课程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其如何落到实处的问题;四是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任课教师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基础不一,对双语教学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
  总之,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我们在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实践,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冀君,许鑫,姚伦广,阚云超.研究生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91-92.
  [2]张意,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10):1532-1533.
  [3]胡雪梅,姜昱竹,张晓姝,张海霞,刘现兵.研究生《临床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6,(14):13-14.
  [4]许礼发,路小欢,张荣波,王健,叶松.多种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7,(8):567-570.
  [5]单颖,张佩.T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408-4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