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与中学其它学科全然不同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作以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思考 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被看作教育的“至高点”。在推动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看到高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本人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现状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结合本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一、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什么的思考
信息技术学科是与中学其它学科全然不同的一门学科,其独特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综合性、发展性、工具性。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涉及眾多的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也就是说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前的教学内容也在随之不断更新。另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将成为当今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淡化信息技术课的“学科本位”思想,强调它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综合服务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其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班级容量大,一个教师需要面对几十个同时上机的学生,学生又因社会和家庭环境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做,教师辅导”的方式上课,一个教师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2、信息学技术课应用软件课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采用“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着学操作”,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依赖教师手把手教操作,不习惯自己通过阅读教材或从其它途径(如软件的帮助系统或网络)来获取学习信息,以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课程所覆盖的内容有限。要想在这些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文化的内化,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4、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观念上存在问题。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非升学考试科目,在以高考、中考为教与学指挥棒的今天,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学好学坏无关大局,所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主要从兴趣出发,喜欢就认真学,不喜欢就玩游戏或网上聊天。
5、信息技术课教材的“零起点”设计问题,即教材编写时不考虑学生是否学过信息技术或学过哪些信息技术内容,一律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应用讲起。如我校所使用的省编高中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尝试
1、充分认识学生,采用系统教学法,根据需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或教材教学顺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现状需求,了解学生群体倾向性的看法。备课时本人从整体的教学观出发,采用“整体备课法”,即对所教学科,不仅熟悉了解各个学习阶段信息技术学的教学内容,而且对全学年或整个学期的教学有一个全盘计划,如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学生的知识预备、各个教学内容将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或使用何种教学手段等等。
2、采用任务驱动,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伙伴教学等教学方式,采取鼓励性评价,尽量让学生体会学习的精彩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欣赏,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来负担。
信息技术课不是升学科目,对学生来讲,缺乏外界压力,但是如果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内容的价值,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进一步地,他们在学习中自己的能力得到证明,就会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从不想学到想学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对信息技术学习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最大的努力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总之,在现阶段现有条件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总会面临许多问题,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8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