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的教育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秩序之于课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课堂存在和课堂教学展开的前提,具有基础性价值。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的价值特性来源于思政课本身,思政课的教学宗旨、目标本身蕴含的秩序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秩序感、规则意识和作为秩序、规则的心理基础的敬畏感,思政课课堂秩序也体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一体性。思政课课堂秩序会通过价值共识的达成促进秩序化行为的养成,并体现于特定的教育关系和教育过程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之中,从而展示其规范价值。思政课课堂秩序还会通过对学生的理性合作与建设性能力、在未来生活中的社会适应性的积极影响实现其发展价值。
  关键词:课堂秩序;思政课程;规范价值;发展价值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1.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1-0076-04
  课堂秩序就是课堂上,将师生之间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呈现出来的状态和规则,其性质与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几大要素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秩序之于课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课堂存在和课堂教学展开的前提,具有基础性价值,具体表现为:课堂秩序通过规范教师、学生的行动进程和空间,预防和克服教与学的盲目性,是协调主体之间关系以及主体际行为的重要途径,是降低教育过程的不确定性,校正教育过程在手段、效果等方面偏差从而实现过程平衡(方向、进度等)的重要保证。由于衡量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主体的尺度,思政课课堂秩序还会基于德育课的教学宗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而蕴含着特殊的教育价值——规范价值和发展价值。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的特殊性是德育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就课堂秩序来说,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中的秩序蕴含
  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目标就在于,通过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培养千千万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教学目标则主要包括:一是满足社会需求,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这些课程知识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调控社会秩序,并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二是满足个体需求,引导个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与身心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以上两个向度中,都蕴含着对秩序的要求。具体地说:第一,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指出,“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秩序感的培养应该是从幼儿就开始,但它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中的应有之义。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师生在把握和创造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在资源占有、情境体验、时空分享方面所遵守的规范及运行情况会在内心引起诸种心理功能的和谐运动,使得个体生命结构与课堂秩序的发生发展同构和契合,从而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秩序感。秩序感培养的前提是创造一个有序的环境。整齐、美观的教室、规律的作息时间、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方法的顺序、教师的榜样等等,这些外在的秩序是内化为内在的秩序感的前提。
  第二,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传达秩序规则。在思想政治课上,规则意识的培养的途径主要为:社会规则、道德规则、法律规则等规则知识的阐释、体验、践行,对规则内涵、功能、演化了解的基础上意识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在规则的建构中理解规则、遵守规则。
  第三,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培养学生作为秩序、规则的心理基础的敬畏感。人内心存在敬畏感有助于人们在复杂的、变动不居的社会活动中始终保持着对高尚价值的追寻以及对自身的不断审视与反思,这种追寻、审视与反思恰恰是個体内在秩序与社会价值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敬畏的前提首先是内心的信仰,如周国平先生所言,“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1]在西方,大多数人信仰宗教,在中国,你可以不信宗教,但不妨碍你有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内心有敬畏,行动才会有禁忌,才不会轻易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既有秩序。
  第四.思想政治课应当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蒙台梭利指出:真正能够自我控制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在准则来调节自己行为的人,而“听话”的人则往往只是根据权威的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一旦失去权威的指导,他也就失去了对自身行为的决断能力,因此也就很难根据情境要求做出恰当的行为。[2]因此,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还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保驾护航,如果只是迫于权威的压力而遵守规则,那这只是情境性的、投机性的,实质上是将规则视为障碍的,只有理解规则、接受规则,才能内化规则,形成秩序感,进一步将规则融入自身的意识和行动中。
  2.课堂秩序中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的一体性
  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学内容的展开即是教学过程,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决于所教科目的研究对象、理论建构、认知取向、教学目标等因素。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教师受过系统的关于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因而从理论出发事先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是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这也使教学过程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对思想政治课来说,逻辑清晰、步骤明确的教学过程会不自觉地培养起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成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过程即内容了。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会表现出较其他课程更为明显的由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建构的“生成性”。它强调每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如此一来,教学过程也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即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具备了某种程度的一体性。
  相比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课最为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定律、公理等形式会使必然、理性、逻辑等因素先于也重要于人文的因素和非理性的力量,课堂秩序作为教学过程的状态和外在形式,具有促进或者束缚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讲授与理解的功能。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研究对象指向人的思想道德品德,就不能照搬其他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的观察、实验、测量等实证方法与理性方法,而是要将课堂成为日常生活的延续,让师生互动所产生的课堂情境融入教学内容中,需要依靠直觉和感悟去理解相关信念、立场、利益、旨趣、语境。而且仅仅是理解是不够的,还得践行,所以思想政治理论建构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就被翻译为更具操作性的“知、情、意、信、行”。区别于其它课程,“知情意信行”既是教学过程,也是教学内容,过程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课堂生活即是教育活动,只要有活动就是在教育,活动的秩序性即是教育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课课课堂秩序的规范价值
  在崇尚个性、推崇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今时代,价值差异、价值多元化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斯·韦伯对当今社会的价值多元化状态有个绝妙的比喻:祛魅后的诸神不和。“祛魅”指的是对一种宰制的、单一价值的时代的解构,故它通常被看成是社会开放、进步、充满活力的表现与保障。然而,它也伴随着“诸神不和”,这意味着某些后现代思潮所谓的块茎状断裂,意味着抵牾和冲突。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种种努力,这种“怎么都行”的状态在面对和解答现实问题时往往会相互抵牾、冲突不断,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价值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培养价值共识的过程,它本身也需要有一个关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共识作为基础。
  1.价值共识与秩序化行为的养成
  价值共识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而就某种价值或某类价值及其合理性达到一致意见。人们面对同样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虽然由于个人的需求、爱好不同,会形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的价值观。但往往人有相同或相似的需要存在,有公共的利益追求,还有公共价值的客观存在,从而决定了人们会产生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在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达成共识的公共价值观就是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所组成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般说来,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政府大力提倡、宣传和推行的,也是广大公众认同、接受并身体力行的,只有这样,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该社会公众的共同信仰和追求,社会才会有序运行。对学生进行价值共识教育是当代德育课最重要的核心内容。
  关于价值共识,有几点需要特别说明:第一,价值共识是需要人们去积极澄清或追求而达致的结果,价值共识是不同主体对某一价值的认识与评价乃至上升到思想和信念层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来自第三方的力量,思想政治课通过意识形态的教化与思想文化的宣传在价值共识的达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二,价值共识仅停留在思想、信念层面还不够,需要相应的行为加以巩固,养成秩序化行为不仅是价值共识的外在表现,还是在对价值共识的践行中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价值共识。
  达成价值共识的力量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自身的力量,一个是来自外在的力量,即使是依赖主体自身的力量,也需要一个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环境,需要一个规范性层面的指引。思想政治课浓缩了这一规范性层面,它不可避免地要求将特定时代的道德教化过程、政治社会化过程和文化认同过程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向学生传播具体的道德、政治与文化价值观。这是一个以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和内在品格为目的的层面。它是一种“生活”体验,但又区别于生活,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的建构式阐释和教化,需要来自学术活动的支撑;它是一种“世俗”追求,遵循既有的课堂规范,并在由稳定的教育关系、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和确定性等共同构建的课堂秩序中合理交往,除弊澄明,寻求重叠共识。因此,思想政治课的课堂秩序构成了价值共识教育的规范层面,课堂的有序运行不仅为价值共识教育做了前提预设,也是价值共识顺利进行的有效时空环境,还是价值共识外化为秩序化行为的具体体现。真正认同的价值绝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止于口头上,价值共识必然体现为秩序化行为。
  2.稳定的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泛指围绕教育活动所发生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称。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它具有明确的社会任务和公共目的的取向,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较,它具有中介的特征和高度的规范性,这是因为,社会对教育关系的认同主要是它作为社会的表率,要求它必须合乎规范。为了方便阐述,这里只将教育关系微缩至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中展开讨论,探讨发生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的教育关系。
  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的教育关系是指围绕教育内容所产生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和其他课程相同的是:教育关系中,师生关系是核心,是教育关系中的主导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决定着教育的品质,体现着教育发展的程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际互动和心理互纳,形成稳定的师生关系,也构建出相应的课堂秩序。不同的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其师生关系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思想政治课尤为强调对师生双方主体的尊重,体现了教育的创造性追求。倡导双方作为两个主体平等会晤,这种会晤不仅指二者之间在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且指双方内心世界的相互敞开和互相接纳,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在场、互相包容,逐渐在观念、心理、行为方式、运行机理、人际交往、角色规定上形成稳定性,构建了一种动态平衡的、和谐的和富有成效的课堂秩序。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中,师生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育的精神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在两者精神相遇的境域里,师生相互唤醒,实现着规范、价值、责任、文化、审美的共享,价值共识悄然达成,秩序化行为自觉养成。
  3.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和确定性
  教学过程本身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展开的形态表现为课堂秩序,具备条理性和确定性的教学过程体现为一种遵守规范的事物运行过程,教学过程具备条理性和确定性的课堂秩序成为培养规范意识的情境而具有它的规范价值。对思想政治课来说,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质,教学过程的条理性和确定性更是首要追求。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步落实、教学内容的具体演变,教学存在也随时序变量而获得现实、具体的外部形态,呈现不同状态的课堂秩序。
  思想政治课由于承载特殊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拥有独特的资源与组合,具有独特的形成渠道、活动形式与过程,表现更为严谨的条理性和确定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作为群体本身的社会利益,是群体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提出了特定社会利益集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必然得走出知识层面,走向价值层面和实践领域。意识形态为人们提供目标和理想,从而对每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都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促使个人朝向所倡导的价值的方向努力發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还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引导性。思想政治课在发挥思想与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学生相信和同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以实现或维护政治统治的同时,还为社会的有序运转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引导。核心价值观教育组成一整套行动准则,让人们感到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服从这些准则,在维系社会有序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推动与关照。   三、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的发展价值
  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所具备的特殊性质不仅具有规范价值,而且培养了教育对象的理性合作精神和建设性能力,不仅促进了教育对象更好的社会化,而且便于教育对象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以自己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展出一个社会关系体系。
  1.课堂秩序对学生的理性合作和建设性能力的积极影响
  合作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对合作的境界的追求更进了一步,逐步扬弃那种以分工为前提、建立在工具理性意义上的、表现为行为主体间的职能互补的合作模式。倾向于在行动者间的关系、行动体的体制以及规则体系等方面去自觉地作出安排,强调实践理性意义上的合作模式。“在后工业社会中,普通的社会成员不再仅仅是秩序的消费者,而是合作秩序的生产者。也就是说,合作秩序是一切人生产和一切人消费的秩序,而不是由一部分人生产而另一部分人消费的秩序。”[3]思想政治课由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使命和特征有助于其在以下几方面促进教育对象成长为合作秩序的生产者。
  首先,合作动机的引导。合作行动或基于人的共同需要,或基于人们的共同价值观,或基于人们有着对共同任务的深入认识。合作要成为主动的行动,合作者自身成为合作过程的主导者,合作者就不能把联合行动完全作为个人利益实现的工具来看待,需要认识到必须通过与他人一起开展共同行动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合作不仅要促进所有合作者的利益实现,还要自觉地在合作行动的过程中让共同行动有助于合作体的环境的提升。思想政治课致力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使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人的综合性素质使人能够非常容易地在社会中发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有利于使其与他人之间产生亲和力,便于出于包容和共在的大局出发与他人开展合作。“一旦把人的共同行动的基点和前提转移到了人的共生共在关系上来,就会在共同行动中表现出一种对合作的渴望,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持续合作的冲动,愿意合作和乐意于享受合作的成果。”[4]
  其次,建设性能力的培养。由于合作既不完全受外在因素所控制和驱使,也不停留并满足于在由规则和系统结构所圈定的框架中完成规定动作,合作是合作者自主行动的过程。仅有建立在共生共在的相近动机的条件下,合作并不能变得顺利、高效,还需要合作者具有建设性能力。思想政治课课堂构建的那种动态平衡的、和谐的和富有成效的课堂秩序不仅实现着师生在规范、价值、责任、文化、审美的共享,也在以下两方面提升着合作能力。一是提升了合作者对合作过程中的规则和秩序的认识。教学内容中的规则讲授和教学过程中规则和秩序的形成、践行使学生明白具体规则和秩序的构造逻辑,规则和秩序的形成同时受到结构和行动者交互性策略行动的影响。让学生领略到,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合作参与者要跳出自身角度,对合作规则作出全局的认识,这样,就会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使合作各方达成一致并建立共同认识。二是课堂上的无数次合作模式让学生学到了关于合作形成的各种知识。合作的顺利达成必须借助一定的经验系统,在这种经验系统的“提示”与“指引”下,合作各方更容易就合作的原则、路径与方法达成一致,课堂上累积的关于合作的知识就是这种经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合作过程中“意义建构”的把握。如前所说,合作是合作者自主行动的过程,自主行动不仅需要出于共生共在的动机与相近的建设性能力,还需要对合作规则建立在一个“意义”支持的基础上。由于“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为规则提供合理性解释的价值基础,这个合理性解释可以由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观教育来供给。
  2.课堂秩序对学生在未来生活中的社会适应性的有效促进
  思想政治课课堂的适恰秩序可以通过形成学生正确的秩序感,从而增进学生的创序能力。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是师生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在资源占有、情境体验、分享的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所遵守的规范及运行情况。当拥有秩序感的个体在走进未来的社会生活时,就会以心中的某种秩序感来衡量当下的秩序状态,构想并努力构建所期待的那种秩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不可能不希望通过有意义的秩序促进其所从事工作的顺利完成,不可能不关注工作过程和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失序现象,由于秩序感与秩序规则还是德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从思想政治课课堂中走出来的个体会对秩序有特别的敏感性和极大的关注度,创序意识更强,创序能力也更强。
  思想政治课课堂秩序有利于学生在其社会化进程中生成积极的心灵秩序。社会化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首先主要体现为形成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授的规范帮助学生学习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课堂秩序让学生体认这些价值规范,它们相得益彰,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强化对规范的认识,渐渐获得了某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内化成内在的无意识秩序,共同促成学生的社会化。心理学家荣格就曾说过:“决定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最终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5]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秩序感的形成使教育对象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以自己为中心向外辐射扩展出一个社会关系体系,这个体系内各种关系相互交错、重叠,形成复杂的社会交往结构和人际关系,也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秩序。因为人对社会的认识是主观的,对良好秩序的期待则不仅是主观的,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主体的处境,也即主体在该秩序中的地位。勒庞曾经指出:个体置身于社会环境中有可能会丧失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甚至操纵,从而变得极端和不理智,并做出正常状态下绝不有的行为,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秩序感和创序能力可以促进个体理性地把握社会环境,在保持个体能够在公共领域内尊重差异性、不危害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在此基础上塑造更加理想的社会秩序。对个体来说,主导了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对社会来说,实现了社会情境的跃迁。舍勒在《爱的秩序》中指出:“我身处于一个大的不可测量、充满感性和灵性事物的世界,这些事物使我的心灵和激情不断动荡。我知道,一切透过我观察及思维所能认识的事物,都取决于我心灵的活动”[6]。舍勒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社会秩序,认为在我们的情感体验中有一种客观的和合意的秩序,引导着我们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个体心中的秩序感,主导着个体对自身的发展做出目的性规划,对社会秩序做出价值判断。最终具备合理秩序感和创序能力的个体对于社会的道德文明发展有着凝聚促进作用。生活在共同体中具备良好秩序感和创序能力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在共同体中建立或维持一种良好的风气,使生活在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获得身心愉悦,这种情感体验如果得到不断地重置和加强,就会建构出得到大多数认同的理性的社会秩序。[7]
  参考文献
  [1] 周国平.有所敬畏//周国平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86-88.
  [2]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2.
  [3] 张康之.通过合作去建构社会和谐之秩序[J].华东经济管理,2009(5):9-13.
  [4] 馬伊里.有组织的无序:合作困境的复杂生成机理[J].社会科学,2007(11):75-82.
  [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07.
  [6] [德]舍勒.舍勒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739.
  [7] 汪盛玉.大学生期待视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21-25.
  [责任编辑:庞 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9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