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观察能力是学生必须拥有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学校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四点阐明笔者的一些有效对策,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观察力
  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是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智力,具体地讲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其中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一环。因为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所以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下面就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識并和思维、分析、想象等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觉过程。因为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其选择性又是受观察目的和任务双重制约的,所以在观察之前一定要把观察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向学生讲明白。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二“看图作文”时(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是让学生按照一定顺序仔细地观察图片),在学生习作之前,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习作,观察的重点是画中小门将如何守门的,以及看台观众是如何观赏这场球赛的,观察后要围绕中心具体地写下来。这样一来,同学们在观察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如果教师不事先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往往会造成“走过场”的后果,孩子们只是随便看看而已。
  二、
  观察应当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合理的观察顺序
  每一次观察活动,都要有步骤地进行,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先后顺序之分。这样才能达到对观察对象的准确、全面、深刻、细致地认识。例如,我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时,为了突出随图学文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放大的燕子的照片,这样就为学习课文第一段燕子的外形特点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接着,我就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并且指导学生观察远山、水面、田地等可以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小燕子则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并且把观察重点放在观察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飞翔、停落这三点上,让学生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联系起来,再把图文结合起来,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对小燕子、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又如:组织学生去观察公园或博物馆,教师应当提前要对参观路线,哪里是观察重点,哪里容易疏忽,什么地方应作必要的记录等,都要向学生做出说明,学生观察中教师也可随时加以指导,这样观察的才会有层次,就会为有条理地写作文打下了基础。
  三、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在思维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如果缺乏观察的主动性,就会变为漫无目的地观察,使观察脱离思维。这样就失去了观察的意义,得不到全面系统深刻的感性认识,甚至成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了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观察的范例。
  某些课文之所以能把事物描写得清楚具体,生动形象,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和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仅仅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的,从而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例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里,课文第一段非常细致写出了骆驼的外貌。作者先写骆驼“那样丑的脸”,接着写它有:“那样长的牙……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寥寥数语骆驼的外貌就跃然纸上,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准确、形象。这是和作者对骆驼的外貌的细致深入的观察分不开的。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就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观察,先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而后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这样,就激起了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观察效果。
  四、
  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加,提高观察效果
  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尽量多种感官参与。即:眼睛、耳朵、嘴巴、大脑并用。因为事物的特性是多方面的,需要不同的感官去鉴别,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同时还要多看、多听、多问、多想,还要达到动脑、动手、会说、会写的程度。这样,由于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可以很好地提高观察的效果。
  五、 结语
  以下几条对策就是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有效措施。由于笔者时间仓促,经验有限,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3).
  [2]孙国智.小学生语文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6(16).
  作者简介:
   甘桂兰,小学一级教师,安徽省蚌埠市,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磨盘张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