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误中生成 在反思中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教师若能把学生的错误看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直面学生出错,视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发展的宝贵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更深刻,会更有效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空间。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形成和积累。
关键词:非预设;错误资源;综合素养
一、善待非预设的学生错误资源,引发认知冲突,修正思维,培养思维品质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若仅仅依靠正面的讲解和反复的纠错,收效甚微。必须以分析错误原因为前提,始终贯彻“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想法”的原则,充分利用错误,及时引发“观念冲突”,促使学生对自己思维进行缜密而有建树性的再思考,即所谓认识到出问题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第一课时,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圆锥后,就影响圆锥大小的因素进行信息反馈。在了解认识圆锥的高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一个正圆锥有无数条高,并且都相等。”针对错误观点,老师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鼓励孩子现场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展示分享给大家。当该生很耐心地一条一条从顶点开始沿着侧面到底面圆上比划、测量圆锥的高时,引起学生的当面反驳:“高垂直于底面,高是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垂直距离,只有一条。”经过学生的争论,圆锥高的含义自然、清楚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合理利用非预设“错误”资源,引发认知冲突,修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有效拓宽了学生思维的深度空间。
二、妙用非预设的教师失误资源,机智应变促生成,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课堂常常会因出错、纠错、进而探究、创造的良性循环过程而充满活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若能随机应变,合理激发,往往会使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点石成金,取得意料之外的精彩。
在学习了“圆”进行拓展训练——设计美丽图案一课时,我画圆时圆规脚尖滑落,画废了的圆引起学生哄笑。尴尬之际我故作难色求助学生:“怎样才能把这个圆补充完整?”有的说:“用手划。”有的说:“只要找准圆心重新画就行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兴趣高涨。一次不经意的失误促成了“找圆心”一节新课。孩子们马上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动起手来,有用圆规找到圆心的,有用三角板找到圆心的,还有通过折叠找到圆心的,还有用直尺和圆规组合找到圆心的。找圆心的过程中同样设计出了美丽的几何图案。学生在动手设计中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体验。瞬间的灵感既補救了课堂教学的失误,又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锻炼了能力,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数学兴趣。
三、开发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激活创新思维
课程不是静态的文字,教材也不是不容置疑与变更的唯一剧本,为使数学课程从静态的知识转型为动态的资源,教师要善于预设陷阱、巧妙布局、机智应对,以此来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比如,教学“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一课,在学生已有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基础,我在课堂复习结束后导入新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惠民食堂需要在放心粮油店购买82千克散装食用油,每个油桶最多能装食用油5千克,请问总共需要准备几个油桶?”问题出示后学生很快进入解答题状态,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起手回答,个别口算能力强的同学甚至口头作答!经过交流展示,全班同学意见一致,需要准备16个油桶。
82÷5=16.4(个)≈16(个)
我对做题过程规范的同学及时进行了表扬,同时对口头作答的同学做了鼓励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接着要求大家验算,很快验算结果无误16.4×5=82(千克)
我接着说:“谁愿意学雷锋把这些油运回食堂?”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令人欣慰,我选定16名同学后其他同学心有不服。我接着貌似无意的问“买回来了多少油啊?”学生抢答:“82!”“不对,82千克!”“不对!不对!买回来了80千克。”一下子大家炸开了锅,有同学就站在凳子上喊了;“老师,要准备16个半油桶。”又是一阵哄笑。“哪来的半个油桶啊?要17个油桶……”我适时打岔。“我不但要看结果,我还要看你们的解答过程!”学生这一下都开始认真地再次列式算了起来。我转到同学们中间,听到大家七嘴八舌在议论“四舍五入,这里是四按要求就要舍掉啊,可是舍掉是16,进上去才能得到17啊!”激烈的争吵之后我和大家探讨“能装5千克的油桶,剩下的不管是4、3、2、1千克,我们不可能倒掉,也需要一个油桶来装,也就是16个油桶还要加上余数占用的一个。”生活中的数学趣味无穷啊!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激活了思维,获得了知识。
课堂上,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学生快快乐乐“上一当”,在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点燃思维,体验成功。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一个好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对学生的迷惑和错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睿智的目光指点迷津,解答疑惑。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程要求我们重视错误生成,反思错误过程,点燃师生情感,碰撞智慧的火花,激活创新思维,在错误中生成,在反思中成长,让教学活动妙不可言。新课程,我们永远在路上。愿教学中的点滴经验,为课程改革注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曲九成.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27.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5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