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路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其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降低地理知识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地理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路径
生活化教学是实现教学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生活化的内容是自己最为熟悉的,因此将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能够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更好的凸显知识的这一特点,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为此,文章将以初中地理为例,分析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路径。
一、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概念论述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如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学案导学法等,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是目前比较可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旨在将初中阶段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添知识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感受更加直观、深刻、浅显易懂的地理知识,以增加地理这门课程的学习魅力。
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生活化教学的突出性优势就在于其将复杂知识简单化了,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感和亲切感。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一分子,即使是学生也不例外,当生活中自己熟悉的知识转变为地理学习案例之后,其往往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亲近感,想要去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这些知识。比如说,GPS中的导航系统,就是人们辨别位置和方位的有效手段。在探究这些熟悉的内容时,学生学习兴趣往往比较高。当然,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要想应用好生活化教学策略,还应顺应学科特点,深入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二、 初中地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学生接触到地理知识基本上都是在初中阶段,初中知识相较于小学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大部分都比较注重实用性。初中地理也是如此,其难度并不是很大,而且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知识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比如说,湘教版地理中有关于“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水资源”“东南侨乡——福建省”等内容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地理课程的魅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家乡环境、旅游业、经济发展的认识,让学生有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良好心态,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 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探讨
(一) 从乡土和生活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兴趣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其也是最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可以从这方面内容入手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因为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他们对于乡土可能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多留意学校或者是家乡周围的人、事、物、景等信息,帮助学生们养成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解“中国的民族”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来自哪个民族,自己的民族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诞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民族服饰、语言及节日庆祝方式等。福建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如畲族、回族、满族等民族居民,一个班级里可能有多个民族的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在生活及文化上的差异,这样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学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精心预设,将生活化内容灵活的应用于课堂上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教学案例时,经常会出现生活化案例突兀,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素材两张皮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案例时,没有做好预设工作,对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生活环境等不够了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做好教学预设工作,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引入生活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如在学习“气温和降水”这一节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气温与降水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正式导入新课之前,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们看一份当地一年四季的降雨分布图,然后让学生分析一下该地区一年里四个季节的降雨量变化情况,说一说几个季节降雨量有什么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在正式的课堂讲解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掌握气温与降水之间存在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
(三) 创建生活化情境,丰富地理知识内容
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创建生活化情境,其能够有效的化解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说,“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这一节,如果直接讲解环境和资源的问题,那学生们是很难有共鸣的,所以我便引導学生们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自己是如何保护环境的,在保护环境时自己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告知学生们我们福建省的主要地形地貌、资源分布情况、人口数量、各项产业及经济发展情况,请学生们想一想假如自己正在环保局工作,会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环境,实现人地与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当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也而应当注意,课堂上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必须要围绕学生认知以及教材内容开展,否则可能会出现情境创设与知识学习相脱节的情况,这样必将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四) 动态模拟,拉近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
地理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其所讲解的知识虽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生活所涉及内容同样广泛。因此,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尝试从学生生活入手讲解地理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不是很高。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讲解初中地理知识时,可以尝试通过动态模拟,引入生活化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该方法在应用期间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比如说投影仪、计算机等。如在讲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这一节时,许多学生通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照片等虽然对澳门有所了解,知道当地知名旅游景点名称及特色等,但是由于经济及生活阅历、地域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澳门还是十分陌生的。而通过动态模拟,教师能够收集到最新有关于澳门及地区的旅游经典资源,拉近学生与澳门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 服务生活,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让地理回归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只有在生活中地理这门课程才能最大限度的凸显其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地理课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还应想办法使其回归到生活中,比如说,在讲解了“中国的河流”这一节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让他们查询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几条河流,这些河流的流经哪些地区,河流分布呈现出哪些特点,其水质如何,是否存在被污染的情况,如果存在污染其污染源又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达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对所生活地区河流情况进行调查,并非一项小的工程,其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要理清当地河流分布情况,在查询这方面信息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取;其次在分析水源污染情况时,则需要对河水进行取样分析,在分析这些内容时,还将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也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一大考验。此外,通过各种活动也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地理学科的实用性效果不言而喻,在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教师做好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工作,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不论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是教师地理教学的长远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戴东成.试分析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
[2]李燕清.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6(3).
[3]刘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作者简介:
杜维笋,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6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