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众所周知,区域是高中地理知识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倘若教师在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地理探究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同时获得地理能力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实现有效提问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参与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问题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起点,其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探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等的发展。就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其内容是多种多言的,如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如何设计有效的区域地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 设计区域层次性问题
  所谓的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内,任何事物的形成、发展都是以区域为载体的。对此,在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地理现象发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环境特征,并对这些地理特征加以概括、总结,促进学生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的发展。就区域划分而言,划分的尺度不同,人们的区域认知角度也会存在不同。纵观当前高考的改革趋势,其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对小尺度区域内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对此,我在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立足区域地理特点和高考改革趋势,由大到小的为学生设计出极具层次性的问题,以此使学生由易到难地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在知识迁移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以“中国东北地区”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按照有大到小该原则,为学生设计了这样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串:
  1. 结合我国的气候图,说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
  2. 结合我国的气候图,说出东北季风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 结合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地图,对东北地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进行简单描述。
  4. 简要地描述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在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大的地理区域一步步地缩小到小的区域范围内,以此通过气候、地理环境分析等加深对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认知与理解。
  二、 设计关键特征性问题
  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还要使学生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获得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区域地理中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以及自然环境间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往往是较为复杂的,倘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有地理要素联系,显然是不可行的。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展现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以此设计极具探究性的问题,借此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把握区域地理要素联系,还能获得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中亚地区”该内容教学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征当属气候干旱。立足于该特征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中亚地区的区域图,并以表格的方式展示了该区域人口和农田面积自20世纪60年代到2015年的变化情况。借此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区M湖(中亚的咸水湖)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原因。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入手,立足于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对此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将自然环境特征中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地理环境中的人口、农业等联系起来,以此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加深对中亚地区区域地理的认知。
  三、 设计实际生活性问题
  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这里的地理实践能力不单单指野外地理实践,还指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加之,地理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因素。对此,教师在组织区域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其需要立足地理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设计出极具生活性的问题,以此实现使学生在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地理应用能力的发展。以“东南亚地区”该内容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呈现了缅甸地区的部分区域示意图、伊洛瓦底江的年水位变化图、中缅汽油管道图。结合图片内容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中缅汽油管道修建的影响,以及该管道修建后对我国的影响。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会调动其探究兴趣,在分析东南亚地区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 设计紧扣新高考问题
  新高考对区域地理的考查,实质就是对区域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考查。由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区域中所隐含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如:中国的东部季风区,则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相联系,尤其是夏季风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引发自然灾害;日本则要与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地域的形成以及产业转移相联系;南亚则与人口、高新技术工业的区位选择相联系等等。这需要教师在备考中做一些深入的思考,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甚至做一些研究。面对一个区域的时候,教师应该给自己提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区域隐含着哪些基本原理和规律,唯有这样,才能设计既有紧扣区域又符合新高考要求的问题。
  总之,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向实现有效提问,其首先要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为其设计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伟伟.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王彥恒.高中区域地理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黄伟,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平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8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