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所以进行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从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出发,从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体能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简单阐述。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对策
一、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模式以及存在问题
就目前而言,初中学校篮球运动队的训练条件较差,要求体育教师们“因地制宜”,做出自己的体能训练方案。仅有的一些训练设备也是十分简单,且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篮球教学的需要。由于这些原因,体育教师在不自觉的情况之下便容易将教学重点倾篮球战术上。这就导致了即便战术训练做了很多,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能问题导致无法完成竞技技术,严重影响了篮球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们简单分析以下三种主要的体能训练方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是在实际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没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力量训练计算。又由于训练器材短缺的情况,体育教师安排的力量训练计划之中过于强调杠铃负重的肌肉锻炼方式。这种锻炼方式虽然对器材要求较小且容易实现,但是同时它也十分容易导致学生的身体受伤,无法再继续进行训练。[1]
(二)速度训练
在篮球运动之中,速度的训练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传授的篮球竞技技巧。但是由于场地限制、技能训练方式等原因,速度训练也并没有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程度。速度训练的分类有很多种,并不是一种方式就能够全面地进行速度训练的。但是现阶段的速度训练方式之中缺少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无法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速度训练的调整,进而导致出现比赛中回防速度过而进攻防守速度不够失分的情况。
(三)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的方面包括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两项。有氧耐力的训练主要是为了让队员能够在赛中或者赛后更快地恢复体力以及其他机能;而无氧耐力则是对运动员在赛场之中的耐力进行作用。现阶段的初中篮球体能训练之中,对无氧耐力的训练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导致耐力训练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比赛之中也不能拿到好的成绩。
二、提高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篮球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平衡好体能训练、战术训练之间的占比,树立正确的体能训练意识,从自身思想出发,认知到体能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情况设定好训练计划,结合初中阶段學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力量训练体系
力量训练体系需要教练员因地制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手腕、上肢力量的锻炼。这个部分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控球以及支配球的能力,主要的锻炼方法有指卧撑,手在高位两臂平举掌心向下快速屈伸手指练习。第二,腰腹力量的锻炼,腰腹力量主要可以用仰卧举腿的方式进行训练,并且教练员可组织队员利用杠铃负重转体进行“8”字环绕练习。这个方面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提升运球过程中保护球的能力。第三,下肢力量的锻炼。下肢力量主要决定了运动员的爆发能力,主要采用的训练方式为“蛙跳”“立定跳”“阶梯跳”等跳跃训练。当然,力量训练计划的制订要合理且根据现阶段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可过量以免导致受伤情况的发生。
(二)强化速度训练体系
速度训练体系的强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进行小腿快跑、高抬腿、后蹬跑等对运动员控制重心能力进行提升的速度训练,保证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能够快速加速。第二,利用信号枪,让运动员在听到枪响之后做出快速起动、冲刺、急停转身等动作,锻炼运动员的反应力以及灵敏性。第三,组织运动员绕场地进行篮球自抛自接练习。以上几点均能够帮助运动员得到良好的速度训练。
(三)强化耐力训练体系
这里给出一套耐力训练的方式,根据训练的情况设置反复变向跑的训练,训练的方式为在田径场进行排队,以教练员信号为准,得到信号之后做前后左右变换方向跑,每次的时长为2min,重复3~5组,每组之间的间隔为3~5 min。在进行变向跑的时候需要注意,每一个段落都是往返跑,也就是跑出之后必须要再度返回起跑的位置,每次的距离只要为50 m。上面说的这种耐力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耐力,且兼顾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的锻炼,能够有效提升体能训练的效率。
总而言之,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及时发现并且加以改正。在制订体能训练计划的时候,也需要按照初中生的身体基准以及实际需要进行,确保进行的体能计划不仅准确有效,也不会对初中生造成负荷。
参考文献:
[1]高建军.浅析中学生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问题[A].2014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C],2014:2.
[2]张迪.对吉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