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教育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与举措,其教学宗旨在于:以初中生为中心,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通过知识与技能传递、思维启发、情感陶冶,实现初中生思想、观念、意识、品质、修养、人格、能力等的改变与发展。因此,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对此,就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为实现该目标、落实该原则、满足该要求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培养与发展存在积极影响。而要想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需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助力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素质的优化。以下为笔者基于工作经验总结提出的几点应用策略,意在抛砖引玉。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内容设计
   解读教科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要求与教材编制,可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围绕初中生现实生活组织开展的德育,通过整合心理健康、道德素养、法律法规、国情党情等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实现教育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与挖掘教学资源,并以其为课堂教学背景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历史的足迹》相关知识时,教师以学校所在地区为例,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探寻其的诞生、演变与发展,感受中华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中国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又如,在学习“走进民法”相关知识时,教师根据该单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将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案例、话题、热点进行收集与整合,形成具有生活性、探究性、启发性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诈骗”“知识版权盗用”“信息造假”“阴阳合同”等。通过社会热点话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辨析中,掌握与应用法律、法律与道德等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提升学生知法、懂法、用法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目标确定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确定中,对实现课程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具有积极影响。对此,教师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要求、初中生生长特征与发育规律具有全面、清晰、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
   例如,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学中涉及的“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可从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节水、节电、节能、节地、可持续发展、绿色出行、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等层面出发,进行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传递,使学生在知识接收、学习中进行内化与转移,并获得思想启迪、素质优化、能力提升。以学生家庭生活为例,通过出行关灯,洗手水、洗脚水冲厕,培养学生能源资源节约意识;通过自行车、公共汽车代替私家车出行,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废弃物品再利用(塑料花瓶、纸壳拼画、旧毛衣毛绒玩具等),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技术进行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方法创新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倡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注重课堂教学“教学做合一”,关注学生时间、空间、思想、手脚、口眼耳的解放。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方法创新中,提升教学生活化水平的同时,赋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多样性特征,以助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教学中,教师搜集与战争相关的新闻报道、视频、影视作品等,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视听体验中对“战争”“和平”具有一定了解。在“劳动创造世界”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劳动者”实践活动,通过参与一次劳动(如田间管理、医疗服务、街道卫生清洁、家庭大扫除等)体会:美好生活由劳动创造。在“认识民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民事法律、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等具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树立遵纪守法意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针对某一案例开展“法庭模拟”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布置“法律讲解”“法律宣传”等为学生提供實践机会,一方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其感知到自身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的价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初中生作为“青年”中的一部分,理应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指导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对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需加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科学运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钱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16).
   [2]刘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