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其自身智力因素与学习习惯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引导有关。作为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教师引导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介绍数学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加强教研;精心复习
引言: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指导下,笔者结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及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良好的兴趣,能使学生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从而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因此,兴趣应成为我们课程的目标,而不仅仅当作一种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变化,让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内,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在课外,学校定期举办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经常性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奥赛等活动,努力营造数学学习氛围,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二、夯实数学基础
由于诸多原因,我校教师每年都有变动,相对不稳定,数学教师难以配套,学校一方面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主力投放到高年级教学前沿;另一方面,也充分注意了低年级基础的夯实。为尽快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数学教学整体队伍,数学教研组经常开展数学教学观摩课、公开课、教改实验课等活动课,以老带新,通过走出去学习,引进来经验,人人上阵,加强新教师的培养,老教师的提高,抓实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为重视平时课堂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学生资料的有效性,我校从一年级阶段就要求数学平时课堂作业本只用一个,既符合国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业减负的要求,又便于教师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高年级资料一般都是教师帮助选择并着重推荐,由学生自愿购买,以便于教师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讲解,从而大大增加资料的实用功效。特别是高年级教师在完成本课堂内容外,适时地增补一部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有新鲜感、灵活性较大的题目作训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思维。也就是讲精心设计练习,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还不只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数学思考,提高解题能力,发展个性等”。
三、加强数学教研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定期学习数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理論,将每周的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研究新教法,研究课标要求,尤其研讨考试要求,把握考试新动向,明确考试究竟要考察哪部分知识点,又有哪部分知识点是学了而不考的,还有哪部分知识点与过去比较难度增加了还是降低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平时教学因盲目而做无用功,增强平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镇每年第二学期进行期末小学统考,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基础,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研究,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意识培养的研究。
四、精心组织复习
(一)紧扣课标,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小学数学内容多而复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六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每学期每单元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制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程度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个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重视课本的回归,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弱点重新翻看教材,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a、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b、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c、每单元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小学数学知识每学期每单元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纳、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条框,编织成网络。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总之,数学学科的考察重点在于考细维、考逻辑推理、考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介绍数学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482-484.
[2]李敏.教师教学基本功,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19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