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春蕾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文化更加多元,他们的思想也更加活跃,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背景和现存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论述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149-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处于时代潮流浪尖上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在网络上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之下,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这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当对于网络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不当时,他们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最终会弱化对于目前我国主流意識形态的认同感,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之下,高校只有深入研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路径,并顺应潮流,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才能不断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趋向感和认同感,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背景分析
(一)新媒体信息的传播,使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当中,借助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各种信息得以在无限空间内快速传播,并能够实现无限制目标的信息接收,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这种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主观性特征,使得社会舆论环境更加复杂了;而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优先接收者,他们的思想在多元化信息冲击下变得更加活跃和开放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蚀。
首先,在缺少规范的网络环境之下,新媒体传递的信息有很多未经审核、随意发表的虚假信息和不良内容,这些信息夹带着迷信、愚昧、消极等肤浅文化,不符合我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也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容易给那些生活环境单一、知识面狭窄、判断力不足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校园内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上涨,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较弱[1]。
其次,借助发达的网络以及更加隐蔽的新媒体渠道,西方国家通过电视节目、虚假视频、网络谣言等手段,抹黑党和政府在大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并不断渗透西方资本主义的消极意识形态,很多单纯的大学生被这些不良思想所“洗脑”,产生了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怀疑。
(二)新媒体传播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给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信息在多媒体平台上进行频繁的互动和交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趋势明显。当代大学生利用移动便携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信息,很多媒体还可以收集客户数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信息推送,这就导致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过分依赖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成为社会中的“低头族”,不只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导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降低,社会交往圈不断缩小,这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也对传统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冲击和挑战[2]。
(三)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之下,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网络新媒体的交互性,也给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途径。
首先,借助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高校可以以大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为依据,搭建专门的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并通过信息的交互,实现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媒体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多种渠道的资源收集,实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以此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便利、自由、开放和轻松的教育场地,从而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质量和效率[3]。
此外,新媒体传播打破了过去封闭的教学环境以及“面对面”“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自身观点和情感的自由表达,高校也可以随时进行学生思想动态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高校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思政教育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下,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不同观点展开讨论和辩论,以此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联系,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索意识,更加有益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成果的取得。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高校内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当前大学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认识和手段更新不足,导致教学中形式化和教条主义严重,很多学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对于其深层次的内涵却不是很理解,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践行也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质量。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大学生每天被各种社会信息所包围,这就导致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逐渐淡化,特别是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国内负面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之下,很多思想简单的大学生就会对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产生怀疑,由此也导致大学生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较弱,甚至出现反向认同与边缘化认同的情况。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明确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依据和目标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首先,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校要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为目标,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纽带,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不断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4]。
(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内容及模式
针对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以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認同教育的背景、现状,高校教育者一定要深化认识、摆正态度,正确认清工作形式,并做好教育中的适应性工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势。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摒弃古板教条的传统授课方式。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属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不是固定的、更不是单纯理论化的,高校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对教育内容做出适当的修改,并积极开发多种活动形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辅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取得。其次,高校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时代以及网络环境下高校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不断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抵制消极思想进入校园的基础上,不断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果,比如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播放社会重大事件信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而达到主流价值观宣传和普及这一教学目标;又如高校可以利用多媒体优势,将更多的趣味性内容引入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当中,并通过思政教育平台以及微信、QQ等软件的应用,建立更加灵活的教育渠道,从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覆盖面。
(三)丰富校园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创设良好的客观环境
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和净化,对不良文化的渗透进行有效的屏蔽,对偏激、误导性言论进行删除,从而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另外,高校应在校内的大环境范围内不断推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的建立,确保校园环境的绿色与健康,并通过各种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活动的举办,增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践,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重视师资力量培养,促进思政教师的积极转型
教师的整体水平对于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和根本性的影响,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引进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并积极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型,从而使高校的思政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形势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需要。在明确自身职责,养成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进取心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积极利用网络来查找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并力求建立与学生之间更加和谐的关系,保持与学生课上、课下的良好互动,从而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师生平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并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是决定其对社会发展贡献价值的重要方面,为此,高校一定要提高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方法,开辟路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提升。
基金项目: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2017SJBFDY39)
参考文献:
[1]柳杨.新时代高校新媒体传播正能量的意义及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143-144
[2]班建新.“微时代”视域下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路径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8,(1):97-102
[3]方书论,张玉英.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6,(36):42,44
[4]牟静,尹毅.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