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原
摘 要:意大利作为世界上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令许多国家望尘莫及的先进保护理念。对意大利而言,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一项国家活动,一种深入人心的事业。本文通过分析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包括特色化的文物宪兵制度、理性化的领养人制度、多样性的资金扩充途径以及个性化的文化遗产开发等,得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中图分类号:G1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035-03
意大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诸多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文化创造,成就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种类齐全的艺术流派、形态各异的艺术风格,还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意大利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庞贝古城里还留着古罗马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举世闻名的欧洲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宛若脉脉含情少女的水城威尼斯等等,而这些遗产,他们都承载着悠久的文化轨迹,凝结着丰厚的历史传统。虽然年代已久远,但置身其间,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古罗马时期的文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传承和风光旖旎的城市景象。意大利悠久的文明积淀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现有45项文化遗产和4项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1]。意大利人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记录人类历史文明的重担,所以在保护遗产工作上竭尽全力,做到了骨髓里。意大利对文化遗产有着细致的保护规划,先进的保护理念,完善的组织建设,从而成就了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特色化的文物宪兵制度
从中央政府本身来看,意大利制订了一整套保护政策,大多以强大基础资料为坚实后盾,以执行力高的团队为强劲背景,将政策延伸到各个层面,修筑起坚实的基本防线,提升了意大利遗产保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意大利具有别的国家无法比拟的文化资产,对全世界黑市的走私者来讲是没有办法抵挡的诱惑。由此1969年,意大利依法成立了具有专业的执法队伍,致力于打击文物犯罪活动,被称为“文物宪兵”[2]。文物宪兵的主要任务是监控文物状况、维护古迹安全、提供预防性安全咨询与建议、追索被盗艺术品四大项[3]。文物宪兵成员的职业素质较强,讲求既可以对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又可以处理警务相关事物。意大利当局每年都会派业务娴熟的专家对其进行文物相关训练、实践以及考核。与其他军种相比,文物宪兵的军衔普遍较高,在碰到监控文物安全,处理文物案件执法时,有权指挥其他部门的军种采取统一协调机制。相较于他国意大利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较多,但考虑到意大利数目庞大的遗产资源及相对复杂的不法状况,文物宪兵投放规模不算庞大,但他们仍旧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尽管意大利文物宪兵人数有限,在处理案件时,文物宪兵可以与意大利13万军队进行侦查监控,保障完成任务的制度化和专业化。他们不仅要追索那部分流出意大利境外的不法文物,还要接受国际刑警发出的文物追寻的指示,尽职查处流入意大利国内的其他国家的不法文物。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去往世界各地负责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打击盗墓和文物走私活动,并把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他国。
负责管理文物宪兵的主要机构是文物宪兵司令部。文物宪兵司令部里有一个专门汇集意大利最专业、最充足的文物资料的部门——文物信息中心。该中心于1972年成立,并在当年开始编制纸质名录,1992年以后采用电脑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科学管理[4]。当前,该部门已收集并编目的各类文物达400多万件了。该中心是一个高信息化、高科技化的部门,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其他工艺品,都有具体的作者、时间、价值等详细的阐述信息;文物宪兵在执行任务时也可即时使用电脑通过信息中心的一系列的介绍完成查询、比对、登记。同时意大利明确表示,所要出售的文物的具体信息上明确标识经营者信息和记录在中心的登记备案信息等。在整个文物执法过程中文物信息中心是最基础但最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同时该中心还与欧美各国建立了广泛联系,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物执法和信息交流的模式。
意大利文化宪兵的建立与其中央垂直遗产管理系统是相互兼容的。意大利文物宪兵作为一支特殊的军种,日常工作听从文化遗产部的指令,体系上隶属于国防部和遗产部的双重领导,但在处理案件时,法律赋予了他们调动其他警种的权力,保障了履行使命的时效性。
二、理性化的领养人制度
意大利拥有约3500家公立和私立博物馆、10万多座教堂、5万余座历史建筑和超过2000处考古遗址[5]。而筹集文化遗迹的修复资金这个重任则落在了政府肩上,意大利政府每年都会把全国财政预算的1%到2%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并视实际情况单独追加拨款。然而,即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都伸出援手,这些资金对于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事业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这就使得开拓多样化的资金渠道迫在眉睫。意大利为了缓解文保经费不足的问题,把古建筑看作“孩子”,开始建立起一套名为“领养人”的制度。从1994年开始意大利通过招标把古迹的一部分使用权利让渡给有能力的公众、社会组织或企业,最长年限为99年,且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保护权都掌控在国家手中,其主要行政事务也由国家所决定,其中包括人事的任免、门票价格、开放时间等。同时为了不对古迹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當局对“领养人”设定的考核范围非常的严苛。“领养人”有权利通过使用古建筑而获利,但政府也要求他们在全部收入中拿出一定份额负担定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对一些有修缮实力的单位提供文物修整工作,这些措施都提高了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周全性。作为“领养人”,可以在不损坏古建筑的基础上,将古建筑作为旅游咨询中心、书店、纪念品售卖点、咖啡厅等场所,也可以用来举办相关文化展览。比如在罗马的帝国遗迹金宫中举办的一场关于战争的音乐剧,人们可通过现代的方式感受千年以前的感人故事。又或者举行类似户外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不仅能够通过节目感同身受的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招募资金,并展开对意大利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活动。因为“领养人”制度使文化遗产有了固定“监护”人、完善的资金扶持途径、和严格的政府监管,这些文化遗产才得以呈现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意大利财政部大楼始建于17世纪,现在仍然被后任的部长们继续使用,财政部就相当于古建筑的“领养人”,负责维护。所以,第一任财政部部长用过的一个橡木写字台,至今仍保存完好,并继续发挥它的利用价值。 遗产领养人制度是适合于当前意大利的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的,此制度调动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将公众放在了保护遗产的主要位置不但加强了思维的开放性还拓宽了公众参与保护的渠道,让国家可以在一个比较理性、自由的空间中真正激发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且能将这种意识转化为一种自觉来爱惜文化遗产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全民风气来保护遗产。
三、多样化的资金扩充途径
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充裕的资金作为经济保障,意大利政府每年除了固定文物保护款项,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法定援助。但由于意大利文化遗产众多,所需金额庞大,除了政府的拨款外,意大利还颁布《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规定企业以及财团在各类文化保护项目中的资金投入可以抵换为税金,不仅较好的优化了企业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而且能使投资者充分获得形象宣传回报;同时意大利每年都按照法律要求从发行的彩票收入中调控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遗产事业。自1996年起,意大利就将社会上发行的各类彩票收入的0.8%作为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仅这一项,每年就可增加15亿欧元经费[6]。尤其是自1998到2000年之间,意大利政府利用彩票所筹到资金启动了约200个文物保护新项目[7],同时对一些荒废多年的老项目利用新技术进行了完善。一方面增加了博彩收入的使用透明度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博彩收入的实用性,使人们既利用收入得到了财富的永续利用,又能完成强化了公众自发保护意识。
意大利政府加快引导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工程中,逐步建立互助性政策扶持机制,让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一种全民事业,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物彩票制度的建立,不仅拓宽文物保护基础性融资渠道,全面调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度,还将社会力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利于解和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个性化的文化遗产开发
在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一项政府行为,而且是一项发挥自身的遗产优势,通过市场价值来完成产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与经济的统一是相互促进与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理念是,既要保护古城的完美传承,又要城市快速科学化的发展,就是要求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一体化和一致化的。所以意大利凭借自身优越的条件要走个性的文化遗产产业化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意大利的支柱性产业,进而带动了旅馆业、餐饮业、交通业的繁荣,实现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很多历史遗址景观都会选择在夏季开展专门的夜场游览,形成主题性的参观活动,让游客感受星光和火光的绚烂夺目,的同时享受遗迹神秘的一面,并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光特效,重现当年的繁华景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文化遗址即保存了历史神韵,又增添了现代的科技感,使游客获得与往常不同的体验,加深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收入,扩中后续维修养护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
同时在意大利,人们正努力对一些文化遗产地进行重新包装,增加文化内涵,以提升经济产品的文化性。如位于中世纪朝圣之路上的圣吉米尼亚诺市,四周被古老的城墙所围绕,但它仍旧保存中世纪的外貌,直到如今仍然能让人们感受到欧洲城邦时代的辉煌。同时,圣吉米尼亚诺不仅是拥有重现历史色彩的景致,还有珍贵的土地。这里盛产藏红花,维尔纳恰葡萄,这里除了旅游业较为发达外,葡萄酒的生产也很有名。该市维纳吉地区在古希腊时期就生产葡萄酒,13世纪末,这种无与伦比的白葡萄酒传遍欧洲,出现在国王、主教与富裕商人的餐桌上。著名作家但丁与薄伽丘均在他们的诗歌中提及维纳恰白葡萄酒,给这种酒赋予了深刻历史价值,使其做到产品的文化产业升级,不仅提高了该地葡萄酒的知名度,还为葡萄酒注入了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使其销量大增。
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发展中获得了经濟效益,而经济的科学化发展又为遗产保护提供了资金,因此,意大利已经找到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基本工作走向。同时意大利在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路线,已经可以做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帮助、法律的监督、良性的市场运作,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模式,各种支持性机构不断加强合作与联系,做到互惠互利。意大利社会形成了一种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协调发展,互相助力,同时重塑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渠道,将公众转化为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的主角,激发意大利公众深入人心的民族自觉,并且能使这种意识通过科学且有效的途径转化为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其价值。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先进的保护理念、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还有完善的资金链接、成熟化的市场运作,对指导他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潮轮.中国世界遗产达45处世界遗产保护任重道远[J].生态经济,2013,(09).13.
〔2〕〔7〕龙运荣.从意大利和英国管理模式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07):108-109.
〔3〕靳平川.对意大利文物警察体制之扬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03):93.
〔4〕朱兵.意大利文化遗产的管理模式、执法机构及几点思考[N].中国人大网,2008-03.
〔5〕王珊.法国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5.
〔6〕李兰.私人参与文物保护的行政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