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柳婷
摘 要: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生态化的关系,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建议。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面临着生态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生态化转型策略的实施,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要从意识教育出发,树立生态理念,满足生态需求从而实现生态转型,最终深化旅游乡村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1-0094-03
近些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旅游消费需求也开始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之下,乡村旅游开始迅速发展。这种旅游不仅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还能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这使之成了當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稳妥的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目前破解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满足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次研究以乡村生态旅游内涵为切入点,对当前乡村旅游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论述,然后据此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之下,推动生态乡村旅游建设的途径,进而为该旅游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前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关键路径,与此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农村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提升,旅游业地位开始不断提升。而近些年,国家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在此过程中,旅游业成了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也由过去的“农家乐”等自主经济模式,进一步转换成“旅游度假村”等较大规模的统一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新农村建设,同时还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而让乡村旅游变得更为成熟。但是,乡村旅游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相应的旅游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效应,生态资源日益稀缺,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开始起到制约性。所以,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化转型,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生态化
人类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所构建的人和自然能够实现持续共同发展的消费、生产模式、社会风尚和组织、管理体制以及资源的开发,环境的影响总和,就是所谓的生态文明。这种文明是基于环保意识作为指导,将公正科学的社会制度作为重要保障,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对生态性十分注重,而且生态也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元素,然而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进而让乡村旅游和生态保护原则不能统一。为此,乡村旅游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将生态文明作为核心指导,激活其精神内涵,并进行实践应用。乡村旅游生态化属性包括:第一,具有专业性属性:这种旅游的生态化,将旅游活动变得更具有专业性,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变得更为严格。之所以要将这种旅游进行生态化转换,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旅游已经面临着现实发展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乡村旅游体现精神内涵的需要。第二,环保属性被强化。乡村旅游进行生态化转换,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在传统乡村旅游模式之上,引入生态环保属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旅游等级。第三,具有教育功能。通过生态化转型,可以让乡村旅游具有相应的教育功能,不仅使得相关参与者得到教育启发,同时也能对广大游客产生教育意义,引导他们要科学的利用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旅游业都被定性为朝阳和环保产业,让很多从业人员忽视了该产业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效应,进而导致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发展。也正是如此,当前乡村旅游面临着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缺乏对从业者的吸引力,很难科学的开发乡村旅游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乡村经济也很难发展。此外,当前农村规划不够科学,随意的拆房和建房,这让乡村面貌很难统一,缺乏形象,降低了旅游开发和生态价值。生态旅游的核心属性,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而这也是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升级的关键需求。乡村旅游的“反生态”发展,导致了这种旅游经济很难持续发展,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化转换,使之恢复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为基础性的需求就是所谓的生态化发展。想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促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进而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引导,探索以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进而让乡村旅游更好地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不仅要满足效益和数量增长需求,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资源价值和品质。当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之一就是要推动生态化转型,该建设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绿色先行,以旅游带动城镇发展,以城镇成就旅游产业升级。进而让人居生态环境、乡村核心产业和公共服务等,都能够实现农村到城镇的转换,进而促使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发展,不仅维护农民利益,同时还要促使农村现代化发展。
四、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推进意识教育生态化
第一,强化生态服务理念。当前乡村旅游规模持续增长,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景点区域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认可水平,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而景区能否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会受到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理念。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生态转型的关键。只有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其生态教育功能有着正确的认知,才能更好地推动其生态化转型。第二,将旅游和生态服务进行融合。发挥该旅游的生态教育功能,必须要和服务进行融合,这样就能让游客不仅能够感受景观之美,还能得到相应的生态教育。于是乡村旅游功能和内涵就更具有丰富性。第三,强化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其技能,不仅有助于生态乡村旅游发展,还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治理,实现乡村环境的改善。 (二)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满足生态需求
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旅游发展之起点,也是其发展目标。所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将乡村旅游资源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增强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显著提升旅游资源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进而发挥该产业的带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环节,乡村旅游发展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化发展,而是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将美丽中国作为核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创新升级,唯有如此,才能防范乡村旅游粗放性发展对乡村生态带来的二次伤害。青山绿水,不仅是天然美景、生态资源,更是当代社会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只有推动绿色生态发展,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三)以旅游特色城镇建设为导向,实现生态转型
乡村旅游资源位置不同,对应的经济要素就会存在着差异,如果这些资源具有分散性、功能单一性,那么就很難让乡村旅游产业具有规模和聚集效应。旅游特色城镇的建设,生态转型,必须要打破之前的关联企业、乡村彼此独立和分离的状态,让诸多城镇可以对本土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进而促使产业和资源结构进行科学的协调,降低空间的分散属性。将特色旅游产业作为主体,不断汇聚乡村旅游实体,进而构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旅游群,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区域和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够带来相应的集群溢出效应。建设特色旅游城镇,可以实现诸多层面的生态创新,具体体现在:第一,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和梯队化。即使在区域之内建设了诸多的农家乐,但是它们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具有多元化,有的从事休闲、有的从事餐饮、有的从事文化表演等。第二,将区域旅游产业链进行相互融合和延伸。将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以及城市旅游进行融合,乡村、文化、智慧旅游以及创意产业等诸多方面,可以拓展成为旅游网络,进而推动旅游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转型,由此带动乡村文化和经济以及环境的发展,相应的乡村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素质也会得到提升。第三,优化区域之间的乡村旅游,必须要利用新农村建设,基于当地优势来推动旅游经济发展,要以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承作为核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失“乡村性”内涵。积极推动生态资源、经营方式的集约性,尤其要做好水、生物资源和土地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在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区间之内,优化消费和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既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又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民众身心健康的保障。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借助于生态能源、建筑和网络,让乡村具有显著的人文生态内涵、当地民众之间具有和谐的关系。以重点城镇为辐射中心,积极推动旅游、城镇、农村的同步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四)以环保技术为支撑,深化绿色乡村发展
农村经济不仅发展水平较低,同时生态环境还极为脆弱。这就需要一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必须要将和谐作为发展理念,低碳作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经济建设品质,这也是当前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化转型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自然资源采用生态技术,通过低碳环保产品,让游客能够自主做饭,另外还需要对每天更换洗漱毛巾等用品传统模式进行优化。第二,室内装修和设施可以采用当地材料,尽可能使用旧家具,借助于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资源进行发电,通过蓄水池存储雨水,实现循环应用;第三,进一步推动乡土人情等人文资源的开发,将其和创意、智慧和文化产业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人文价值的挖掘。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将它们进行融合,按照生态、宜居和清洁乡村建设为目标,推动以人为本和生态为本的绿色乡村建设,不仅要做到一村一景,增强其独有的生态底蕴,同时还需要将生态和绿色优势,转换成相应的经济优势,进而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创新之路。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更好地展现乡村旅游内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机遇,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也是实现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决当前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发展之困,就必须要走出生态、绿色和创新发展之路。不断增强民众的生态意识,完善相关标准,实现特色化旅游,进而让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实现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贵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9):172-175.
〔2〕谢宁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的生态化转型与基本策略[J].农业经济,2017,(05):48-50.
〔3〕付检新.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J].农业经济,2017,(06):46-47.
〔4〕付红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J].农业经济,2016,(06):51-5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ural tourism is summarized,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is expounded, and then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tourism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it is facing ecological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start from the awareness of education, set up the ecological concept, meet the ecological needs to achieve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finally deepe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words: New-type Urbanization; Rural Tourism; Ecologic Transform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75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