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大范围城镇化的时代,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甚至许多情况下人类与自然相互对立,导致现代社会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所以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想要重新亲近自然,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本文将从本质上介绍关于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人类本性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当中更好地教导每一位幼儿园儿童如何去对待自然,培养孩子的亲近自然的价值观。
关键词:亲自然;幼儿园教学;人与自然
一、 引言
由于人类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不断地被开采,而近些年所出现的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让人类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此,从小就应该对儿童的节约自然资源,亲近自然的价值观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于是“亲自然”的活动开展课程就有利于幼儿园的儿童教育,更加容易进行培养。亲自然是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接近大自然,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将树立孩子“亲自然”观念。
二、 “亲自然”课程的介绍
亲自然课程指的是树立亲近大自然观念为核心的体验课程,将幼儿园的班级作为教学的实施场所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课程。目前“亲自然”在幼儿园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有着十分自由的教学方式,即自主性强、实践性强的一门教学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能顺应儿童的天性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还能积极利用这门课程,让儿童能够尽可能地亲近大自然,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大自然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点。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始终保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教育模式,在幼儿时期的心里种下了良好的教育理念。
三、 通过自然来表达自然的教育理念
(一) 亲近自然物
不同的教育有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对“亲自然”的教育理念而言自然而然也有其独特的教育结果。根据对亲自然含义的解析,“亲自然”的教育理念便包含了亲近自然事物的教育和自然性的教育内涵。其中,将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作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让人类个体能够有一种敬畏大自然的心态,并且能以这种心态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理解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人类社会当中所提供的环境,同时幼儿也能理解自然的“无私奉献”,在此基础上讲解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和多样,从与自然的亲近当中能充分地感受自我、发现自我、领悟自我,从而达到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称之为亲近自然物的教育模式。
(二) 感受自然性
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当中幼儿必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一些气息,而对自然性的教育自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是教师对于人性本质的引导。就目前而言,亲近自然的教育实践课程大部分幼儿仅仅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自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工作当中仅仅只是体现出功利性,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所以,在亲近自然的教育当中,应该通过自然产物的体验和实践,认识并发现自然的奥秘,但同时在教师所引导的课程中不仅要让幼儿理解自然更要充分地体驗大自然了解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景合一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亲自然”的教育当中,更应该引导幼儿去感受内在的自然性,同时发觉“自然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四、 教育中“亲自然”教育是课程的核心
(一) 构建“亲自然”课程的方法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在她的身上你可以学习到无穷无尽的知识。”而对于幼儿教育者而言,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节课,对幼儿的自然教育影响甚远。所以,每一位儿童教育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亲近大自然让每一位的幼儿能够充分理解大自然的奥秘与伟大,同时教师仍然负担着对于幼儿自然性的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孩子了解大自然、亲近自然是目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从基本的教育理念入手,为幼儿亲近大自然提供一个合适的桥梁,这样教学从根本上激发幼儿对大自然教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独立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为自然性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动力,这样的桥梁也能让幼儿更自觉地接近大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进而树立幼儿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道德品质。
(二) 基于素材的教育方法
大自然当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也蕴含着不少的自然素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发觉大自然,并且需要培养能够抓住大自然美的眼睛。以素材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大自然中生物的生长规律也能不断地发掘大自然的奥秘,可以培养自然性的思维模式。以西红柿的种植活动为例,教师请每一位幼儿准备一株西红柿的小苗,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苗放入盆中,决定一起观察,照顾每一株西红柿。教师利用摄像、拍照和孩子们用绘画等,一起记录小苗的成长情况。可是过了两天,西红柿的小苗就蔫了,无精打采的。小苗还活着吗?还能长大吗?孩子们疑问重重。这时教师抓住活动契机,和孩子们展开讨论:“西红柿小苗为什么不精神呢?小苗需要我们怎么去照顾它们呢?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尽管没有办法如同植物学家那般专业解决问题,但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然性思维。这时,有的孩子说需要浇水,因为阳光照射的时间太长了;有的孩子说应该施肥,因为小苗需要营养,才能茁壮成长。通过集体的讨论,我们设置了5个实验组来进行参与,对西红柿小苗进行照顾,看一看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经过孩子们的不懈劳动,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红柿小苗茁壮地成长,开花结果,这让孩子们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在此课程当中,幼儿们通过亲自翻土、播种、栽培、施肥、浇水等活动,直接接触植物生命循环的过程,理解植物生长的因果关系,并用艺术的形式来记录和展现这个过程,体验同植物一起成长的乐趣及收获的喜悦,充分激发了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 加强拓展实践,提升教育质量
利用“亲近自然”教育来促进课程的进步,不仅仅要有相应的引导教育和实践内容,还应将亲自然教育拓展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园以外的活动之中,通过这种课程的渗透和影响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幼儿园踏青为例,首先,春天这样的回暖季节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幼儿园势必会展开野外郊游,公园踏青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春天的感悟。以美术教育为例,可以适当地出去采风,引导幼儿将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了解春天的美,还可以使孩子们在通过大自然进行绘画时获得灵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行废物利用创意设计大赛,充分地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一些废旧物品当中设计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设计内容并自我操作,例如可以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等,这样的话,就能培养孩子环保的意识,还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在以上的这些活动中,孩子不仅开阔了眼界,并且也能充分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亲自然”,是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幼儿可以从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环境在这美丽的环境当中充分享受自然的美。拓展教育课程时,教师可以从多种维度来引导幼儿,从大自然的体验当中你不仅仅只是体会到环境的美丽,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幼儿看待问题,例如在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力,注重“亲自然”教育在文学、科学、艺术、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思维开发,从而让幼儿从小就接受良好的生态教育。
(四) 强化幼儿教育体验,提高教学影响
自然性的培养是对幼儿从艺术审美、环保思维、健康发展、形象力、人格等等一系列角度来进行培养。自然而然范围庞大就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这对教师的挑战与日俱增。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精力和体力完成对幼儿的引导,面对这样的难题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开发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教育情景的创设和运用。根据瑞士教育数据显示,幼儿具备与能和大自然直接接触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诸多的自然物当中幼儿能赋予这些自然物情感和思维,比如花朵、小草、小溪、河流等等一些自然产物。所以教师想要强化幼儿在自然的体验,应该从感受和切身体验真正做到身临其境,深感自然性。根据幼儿在自然体验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将家长融入教学课堂当中做出一场教育“亲子实验”效果肯定更佳,在探索自然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想法以及体验让孩子在体验大自然时能够茁壮成长,萌发保护大自然的萌芽。如果幼兒能够自主探索自然,那么对于“亲自然”教学活动而言,教师也能够自然地往深处继续教学。如果孩子在研究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并未发现他们有紧张或者压力,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快乐地享受快乐亲自然的体验和研究,从更深一层次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出孩子天真、自然的研究状态。
五、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与自然越发地形成对立面,在人才战略的需求当中,更加关注素质的需求。所以想要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变得更加符合社会竞争需求,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培养孩子的自然性,对自然的感受力入手。这一种人景合一的培养方式应该从根本上来进行,加强幼儿对自然物的探索。这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从基础上来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并将亲自然教育拓展到幼儿园以外、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只有这样,大自然中存在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才能让孩子更加真切地体验。只有幼儿对“亲自然”活动的兴趣越发浓厚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不断提升了,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幼儿的发展才会更加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美.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4).
[2]陈巧芬.幼儿园阅读区环境创设现状及改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3]施立美.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实施的要素[J].好家长,2018(32).
[4]蔡冶坪.浅谈科学游戏在中班区域活动中的实践[J].好家长,2018(3).
[5]刘玉霞.浅谈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7(9).
作者简介:李燕,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燕南中心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