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树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展开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良好习惯。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紧接着提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接受教育较为基础的阶段,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小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时,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因此,本文站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角度上,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意义
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当下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当下的小学生还没有坚定的意志,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发现学生身上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积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學生进入新的年级初期,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一个新的集体。这时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引导学生融入这个新的班级,融入这个大家庭,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为这个班级做贡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组织集体学生在班级中展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及能力。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好胜心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在细节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很多时候,往往是这些细节更容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看见某个学生正在认真听讲,记笔记等,应该给予表扬,让其他同学向这位同学学习;如果教师在课下看到学生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捅,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等,应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表扬。例如,在讲解《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哪些学生的好习惯可以让校园变得更美好,然后让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在班级中发表意见和看法,有的小组说,在校园看见垃圾,随手检起来扔进垃圾捅,让校园变得更干净;有的小组说,看见学生在踩踏草坪,应该及时制止等,然后教师对小组陈述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提出表扬,这有利于老师从在一点一滴的小事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二)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场所不只有学校,家庭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只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不够的,还要有家长的配合。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学生在学校和家共同拥有的不良习惯,家长和教师要及时想办法帮助学生改正,这样比学生在学校单方面的培养良好习惯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后,为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拓展的任务,并且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教师先为学生制定一个小的任务,就是每天吃完饭,自己帮助爸妈收拾碗筷,然后主动帮助爸妈分担家务,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家长每天监督学生,并且拍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如果学生坚持一周,教师给予口头上的表扬;如果学生坚持两周,教师就为学生颁发奖状,并给学生准备一些笔或者本作为奖品;如果学生坚持三周,教师就为学生颁发一面锦旗,并给学生准备一些文具盒作为奖品。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快乐以及爸妈的辛苦,有利于学生在小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经成为当下教学的主要任务,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成长的需要,有效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思考、多实践,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锋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17(4):74
[2]刘芬.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人生十六七,2018(12):103
[3]马红梅.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7(58):1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9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