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何爹:忠义集身的剃头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青龙偃月刀》这篇小小说放在了中职语文教材“职业与理想”主题单元。教学目的预设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领悟能力,理解小说人物和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做人的职业态度。经过教材分析、个人解读与学情分析,拟从主人公何爹入手,摒弃对其的质疑,重点解读其忠义特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学习其重情重义的可贵人格。
  关键词:忠义;何爹;《青龙偃月刀》;文本解读
  《青龙偃月刀》教学目的预设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领悟能力,理解小说人物和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做人的态度。经过教材分析、个人解读与学情分析,拟从主人公何爹入手,摒弃对其的质疑,重点解读其忠义特质,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执着与坚守,学习其重情重义的可贵人格。
  一、导入设计:青龙偃月刀传说
  教学导入从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开始,问题:“猜一猜,青龙偃月刀有多重?A.32斤;B.82斤;C.122斤。”学生回答,告知正确答案为A。教师出示青龙偃月刀图片,讲述其传说故事。传说,天下第一工匠只选月圆之夜打造大刀,快完工时,天上风起云涌,空中滴下1780滴鲜血,落在刀刃之上,有术士分析是青龙的血,故得 “青龙偃月刀”之名,暗示此刀要杀1780人。后来关羽手握此刀,斩杀无数敌人。有描写:“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二、文本阅读分析:集忠义于一身的何爹
  从刀的传说,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提出问题:为什么把何老爹剃头刀说成青龙偃月刀?关云长“忠”体现其在对刘备和蜀汉的忠贞不二,“义”体现在兄弟结义,千里护送皇嫂,不为曹操名利引诱。那么何老爹的忠和义又表现在哪里?
  经过阅读、讨论与思考,学生对于第1个问题大都根据课文中的7、8、9、10自然段作答,答案要点集中在:何老爹敬奉关帝爷,要学关大将军用一把刀功夫;何爹的五个招式和刀法像关云长一样,令人眼花缭乱,技艺精绝,无敌不克,无坚不摧;何爹的剃头刀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外形有些相似(需要联想)。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大都根据课文中的11、12、13、14、15、16、17自然段作答,通过提炼、总结,答案要点归结为:一套古典绝活只收三块钱,收费廉价;免费为流浪仔剪头;奄奄一息的三明爹脱了形,何爹使出绝活,“给对方脑袋上刨了一次”使其享受到“人生最后的极乐”;“尽管廉价,尽管古典,顾客越来越少”,他只能睡觉,“绝不焗油和染发”,像关羽一样“宁可败走麦城,绝不背汉降魏”,不关门,不改变,不改行。
  经过对问题思考、分析和回答,师生对于文章情节和人物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何爹是一位像关羽一样有忠有义、技术精湛的乡村剃头匠。
  三、人物分析:沿袭传统,坚守最本真信仰的剃头匠
  作者挖掘人物的价值在于借助何爹和青龙偃月刀表达一种深层次的内法,人物背后的深层次写作目的才是小说解读的关键。
  学生除了要欣赏五个招式和富有美感的陌生化语言之外,更应该关注那些隐含其中的文化象征。青龙偃月刀是农村传统文化的象征,怀揣出神入化刀法的何爹正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凭借着这套剃头技艺,何爹成了远近闻名的剃头匠。尤其对其刀法的描写,读后不由让人击节叫好。“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动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读者激动兴奋之余,不禁为何爹精绝的手艺叫好喝彩。
  《青龙偃月刀》中的何爹留给读者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套古典绝活,与绝活相关联的是他那套古典生活方式:不染发、不烫发、不用电剪,还有他的感情表达方式。韩少功希望凭借、依靠何爹这样的人物确立中华民族乡土精神信心,这种信心让何爹有足够底气拒绝和厌恶那些新兴发廊。在这里,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被隐隐对立起来。有人会认为何爹墨守成规的做法不可取,被文明淘汰,其势必然。通读全文,整体观照,学生不难发现这绝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本意。
  主人公何爹,一个手艺炉火纯青,喜爱传统技艺,重情重义的剃头匠,由于其忠于固守传统导致生意萧条,其悲剧结果显然由人物的偏执性格引发。但是换个角度想,正是有了像何爹这样不忘旧物,固守传统的人存在,中华民族文化才得以继承发扬保存至今,何爹对传统理发技艺的忠义痴情几乎近于偏执,可谁又能说这样的偏执,这样的倾心守护和喜爱,这样的始终如一,不是一种潇洒、帅气、令人羡慕的生活态度。
  “三明爹,多年來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定期约定剃头,不是买卖,俨然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对话。三明爹临死前说“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读罢,令人动容,行将朽木之人说出此话,这是与伙伴的来世约定,是对手艺人及其手艺的最高肯定和评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好一句至高至美的评价。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本意应是偏向赞扬歌颂那种“沿袭传统,坚守最本真信仰”的人。
  说到执拗、偏执,用网络流行语“任性”来替换则更为准确,更能体现何爹对事业的忠心和执着。何爹就是一个任性之人,他听凭内心做事,不追波逐流,不虚伪做作,不随意改变。如今像何爹这样任性的匠人实在太少了。在倡导“工匠精神”的今天,何爹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
  四、《青龙偃月刀 》:寻根的延续
  1985年作为“寻根文学”主将的韩少功发表了《文学的根》一文,提出寻根口号,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民族文化、民族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谈到寻根目的时,韩少功说:“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薄地爱好;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寻根文学在于挖掘和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重新认识和书写民族文化自身。 作为作家,“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
  《青龙偃月刀 》是韩少功文学寻根之旅的延续。他的“ 寻根”没有结束,范围扩大到绘画 、舞蹈、音乐,各领域都在思考如何“中国化”。
  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戏剧、木偶、皮影戏、面人、糖人、剪纸等无数古典技艺、工艺面临着没落,后继无人,非遗传承的那些匠人都会遇到与何爹相同的问题和矛盾,如何做人、做艺,需要自己选择。何爹树立了榜样,当然,在对他高超技艺和高尚人格敬佩的同时,何爹的悲凉结局也值得社会和读者深刻反思。
  五、《青龙偃月刀》《品质》:工匠精神典范、忠义人物代表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主题,参悟小说人物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对比阅读,把小说《品质》与《青龙偃月刀》放在一起,从故事主题、人物形象、人物命运、顾客评价等角度回答,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
  在分析研讨二者的相同之处后,经过学生个人自学、集体讨论、教师总结梳理得出学习成果,具体如表1所示:
  比起哥斯拉兄弟,何爹虽然也固执于自己的手艺,不愿改变,生意冷淡,没有顾客,没有生意,结局惨淡,但是其重情重义,免费为流浪汉和濒死之人理发,这点更值得我们赞赏。
  为了加深对人物、主题的深度理解,在拓展延伸阶段,教师可让学生以《何爹,你应该自豪》为题,为何爹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章。
  
  作者简介:代景民(1967—),男,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学院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