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任务驱动 构建说理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求甚解、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理应被扬弃,尽量呈现知识脉络,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学会说理,运用任务驱动说理,让任务作为教师、学生互动的中介,启發学生自主说理、辨理,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层思考,理解数学知识本质,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驱动;说理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适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基于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问题探索来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要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发现、探索、表达“数学之理”,并引导学生把数学中所学的说理方法,运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感悟数学之“理”,体验数学的理性之美。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激发说理之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的发挥。因此,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联系生活实践,创设一个具体的、真实的、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探究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探究任务,就能够顺利进行,学生也会在学习中收获更多。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由于在生活实际中缺乏具身性体验,因而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会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得其真意,独立探索自然难以成行。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学生喜欢的魔术情境。
  师:给大家变个魔术,想看吗?这魔术怎么样?
  (用15cm、10cm、8m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
  生:不怎么样!太简单了!
  师:谁上来变一个!
  (为上台操作的学生提供15cm、10cm、4cm的三根小棒,学生围不了。)
  师:他虽然没能成功地围出一个三角形,但是他告诉我们,像这样的三根小棒是没办法围出一个三角形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15cm的小棒太长了?
  师:好,那现我给你换上一根短的,你们试一试,可以变魔术吗?
  生:可以。
  (将15cm换成1cm,生发现又围不了。)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生:老师所围三角形的小棒长度是差不多的,而我们使用的小棒长度却相差很大。
  生:长度要合适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师:看来,大家都发现这个秘密了,要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根小棒的长度很关键。到底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可见,巧妙的问题情境才是经验知识的最可靠的摇篮,是知识得以生发并保持其活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并因此而投入到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探索交流,完成任务,体验说理之慧
  具体、真实、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接下来探究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掌握新知,它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在探究学习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他们是主动、积极地完成探究任务,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发散思维激发创意的过程。为此,课前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计成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并制作成探究任务单,每个探究任务都有相应的指导方法,学生根据探究任务单的要求和指导开展探究学习,解决探究任务,发展数学思维,弄清数学之理。
  如:教学《分一分(一)》的探究新知中,在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后(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下来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12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怎样表示一半的?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来了解一下。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现在和老师一起边写边认识12。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上面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师:刚刚我们是怎样得到一个苹果的12呢?(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再规范表述)
  师:能不能也像这样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得到一个的12,怎样得到正方形的12?
  师:你能表示出下面图形的12吗?
  师:我们通过涂一涂,都临到了图形的12,这些12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呢?
  综上可见,任务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情感传递的主要载体,是知识建构达成的重要动因。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层层递进推演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三、 回顾反思,评价任务,领悟说理之妙
  通过教师安排的探究任务,学生在自主和合作探究中,形成一些属于学生独有的学习成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效课堂的有力表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行为的反思评价中,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使自身的知识更加系统和完善。而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脑子里就能自觉选择适当的策略来解决当前问题。   再者,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反馈,教师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取长补短。通过回顾反思,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巩固记忆,知识掌握更加牢固。通过这样的評价反馈,学生能够更正确地认识自己。
  如:学习《包装的学问》中,教材创设了“包磁带”的情境,提出将四盒磁带包成一包的学习要求,安排了两个问题。问题1:讨论一共有几种包装方法;问题2:计算各种方法,所需包装纸的大小。根据数据获得结论。(一盒磁带的长110mm,宽70mm,高16mm)
  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如图所示,呈现不同的包装方案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包装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但到此,还未结束,接着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我们是不是分别算出表面积才能知道哪种方案最省纸呢?你对刚才表格的这种解法满意吗?
  生:(经过观察、思考,并对刚才的解题过程进行全面反思之后)不需要,不满意!
  师:讲道理。
  生:方法①:重叠6个大面;方法②:重叠6个中面;方法③:重叠6个小面。这三种方法中,方法①最节省包装纸。
  生:方法④:重叠4个中面4个小面;方法⑤:重叠4个大面4个中面;方法⑥:重叠4个中面4个小面。这三种方法中,方法⑤最节省包装纸。(可重新组织数学的语言。)
  师:那么方法①和方法⑤,又是哪一种方法更节省包装纸呢?
  生:利用抵消法,比较2个大面和4个中面。
  生:还可以更简单一点,只要比较1个大面和2个中面,通过比较,方法①最节省包装纸。
  ……
  对于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学习任务,是“头脑风暴”的时刻。所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此时,可以大胆地释放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说理交流。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思维活跃,交流碰撞,生成不断……学生在说理交流中找打成就感,进一步领悟到说理带来的妙处,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四、 应用知识,拓展任务,践行说理之美
  罗巴切夫斯基曾说:“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理念: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切割。回归生活学数学,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血与肉”,触摸数学的温度。但回归生活学数学,要注意:回归,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精心设计一些生活化,可操作性强的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地把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机地结合。学生在这样有趣的活动中,不但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还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例如学习《复式拆线统计图》(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时,在完成新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设计了以下的习题。(部分)
  A、B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你能根据图中两地的气温变化情况,判断出:A、B两地大概分别位于我国哪个省份?
  此题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的学科知识,通过观察以上统计图,对两地的地理位置做判断。因为A地一年到头没有低于17℃,而且温差不大,所以应该在我国偏南方沿海城市,譬如广州、海南;B地年温差大,所以离海洋相对远,并且冬季气温高于0℃,所以在长江以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B地7~8月份的气温比A地还要高,推测在北回归线附近,譬如云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运用中。学生把数学中所学的说理方法,运用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观,就成了学生学好数学的目标和内动力。
  综上所述,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课堂上思考、发现、探索每一个知识点,并表达“数学之理”,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因此,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在备课中下足功夫,精心预设课堂,设计每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和任务驱动之下,真正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罗鸣亮.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5.
  [2]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73.
  作者简介:林锦泉,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六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7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