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振斐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展开探讨,分析语文素养的内容,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渗透生本理念、创建语文教学情境、拓宽语文教学途径、完善语文教学评价模式四点针对性建议,加强学生语文学习自主性,为今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文素养;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形成语言思维逻辑,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探讨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将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方案中的重要模块,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层面着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形成语文素养。但是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发现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并没有获得十分满意的效果,下面围绕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一、 语文素养内容
  (一)向学生传递语文信息
  语文素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修养,也是学生语文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换而言之,语文素养即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而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语文学习情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学习习惯等进行的综合评价,具有综合性特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需要具备主动获取语文信息、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方法等能力,通过教师传递的信息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形成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形成的所有意识必须由观念支配,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根据课堂上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学生会形成不同的反应,提高信息敏锐度,有利于高效掌握语文信息,深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端正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有待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个别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素质培养没有在课堂上得到过多的体现。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期间包括创建的教学情境都与新课改要求存在出入,一方面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也限制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实际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无法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单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在学生内心形成厌学心理。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别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语文知识,有时会采用硬性灌输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过于被动,不利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第二,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时有时会采用固定模板,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途径有待拓展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内容传输写作技巧等,所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这种单一的教学途径不满足素质教学要求,还限制了学生学习空间。语文学科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中也包括大量有价值的内涵与信息要素。如果教师只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讲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拓宽教学途径。
  (四)教学评价有待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评价模式需要完善,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暴露出一些不足,并且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评价时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反而忽视了学习的体验与过程,会导致最终评价结果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三、 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建议
  (一)渗透生本理念
  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优化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学在课堂上的关系需要准确定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自己则作为辅导者与引导者,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还需要创建语文教学环境,参考学生语文学习需求,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
  以人教版三年级《司马光》一课为例,教师组织这一课教学时,要先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案,提前让学生预习这一课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预习的成果,小组之间共同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主动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此外,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切身体会教材中的情感,掌握这篇课文的情感价值与中心思想,在生本理念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
  (二)创建语文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也起到启发学生思想的作用。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定式思维的问题,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将情境教学法作为重点,结合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创建教学情境。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教材內容,并且展开联想,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同时,教师创建语文教学情境时,还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确定语文教学主题方向,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在语文课堂情境下,体会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形成创新思维。
  以人教版三年级《女娲补天》一课为例,教师针对这一神话题材组织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女娲补天”题材的影视剧,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创建教学情境。随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这一深化故事中隐藏的情感。在该情境下学生按照自身对课文的理解,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其他同学展开分析,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分析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体会女娲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最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回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感悟到女娲勇敢与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传统深化故事切身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力,一方面可以提升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拓宽语文教学途径
  面对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教学环境。第一,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教学设备,引入线上语文教学。例如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制作成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中,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观看,丰富学习途径。通过这种线上教学模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高。或者,教师可以在课堂以外展开语文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大自然结合起来,加强语文教学的三维立体感,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以人教版四年级《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引进信息技术,将这一课的重难点内容整理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并且总结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自主观看期间可以线上讨论这一课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爬山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观察爬山虎,或者播放与爬山虎有关的视频,更加直观地展示爬山虎。学生通过视频资源与教学实践感受教材中的内容,确定课文的情感内涵,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爬山虎叶与脚的特征,热爱大自然。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习性,并且详细记录成文字。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将语文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掘语文知识的趣味性。通过植物的观察与文字记录,可以培养学生形成随笔写作的习惯,既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又可以加强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与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经验,提升语文素养。
  (四)完善语文教学评价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关系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务必要遵循素质教学观念,完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结果为今后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第一,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创新评价观念,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重视,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全方位组织教学评价;第二,教师要结合新教学要求调整评价内容,将以往注重成绩转变为注重学生素养的形成。
  以人教版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确定这可以的教学重难点,即分析教材中介绍的圆明园布局、建筑、文物,搜集课外资料感受圆明园的辉煌历史以及我国灿烂的文化,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语言特点与文字表达方式。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创新评价方法,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加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随后再由教师组织评价,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上交的课后作业综合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完成的情况不理想,或者课堂表现不积极,要及时给予批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提高语文素养。通过语文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纠自查的良好习惯,在今后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认真。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语文情感价值观,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春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析[J/OL].学周刊,2020(3):52.
  [2]张炳玉.激发学生阅讀潜能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五层”阅读教学模式实验探究[J].学周刊,2020(3):129.
  [3]李雅翡.巧用统编教材,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6-167.
  [4]沈雪珺.基于部编教材培养低段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5-176.
  [5]尹寿虎.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34):32-33.
  作者简介:王振斐,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段家集九年制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