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不是很理想,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现状提出了改进策略,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不“活”。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力,然而新课改搞了这么多年了,体育课的内容没有突破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的模式,没有将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进使之成为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引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新兴运动项目方面,依然是“清一色”的田径、球类等竞技内容,舞蹈、体操和武术类的项目都很少开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上,一是没有考虑到要面向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学生自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二是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于与社会体育相接轨;三是教学内容不丰富多彩、教学方式不灵活多样,教材不融合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不足以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自锻能力的养成。
(二)教学方法不“新”。新课程强调要求,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是对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并营造一种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和获得运动乐趣的教学环境。但在农村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方式依然采用教师绝对权威的接受式单一教学方式,体育课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慢跑、徒手操,然后是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接着是学生练习,教师再集中讲解,学生再练习,最后放松下课。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由于一些教师不顺应体育教育的改革,加上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造成上述二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前的教学内容是大纲规定好的内容,教师上课直接拿过来就用于教学,已经习惯了,现在新课程让教师自己根据目标去改造和选择内容,有点不适应,也可说是积习难改。
(三)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用于补语、数、外课程,或开会或排练文艺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班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在绩效考核等实际问题方面,一些学校管理者专制、“家长作风”,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考核存在差别,体育教师的待遇较低于其它学科教师,体育教师所做工作与成绩,往往得不到肯定与认可。这些都造成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产生职业倦怠。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学校没有从根本上摒弃对“体育副科”世俗的偏见,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在作祟,从而导致学校考核制度不公正、不完善、不健全。
二、改进策略
(一)转变旧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领导应端正办学思想,既要抓升学率,更要抓普及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加强体育老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体育老师要参加业务进修,自觉“充电”,用现代工业教育观武装自己的头脑,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动机,对体育的兴趣永存。从初一新生起,就要在贯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主动体育和快乐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中感受体育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及智力的完善。
(三)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觉得,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晚期学生精神生活中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丧失了自由支配时间这一巨大财富,自由支配时间对全面发展,对智力及审美兴趣和需要的形成,都是不可少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利用电教等工具。加强宣传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措施,上好体育理论课,组织室内小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傳,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