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建构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叶青

  摘要:中國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应凸显建构意识,把检验与衡量学生的审美鉴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作为考试的最终目的。一方面,弱化直至逐渐淘汰标准化考试,不断进行摸索、尝试,形成了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环节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查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
  关键词:考试改革;建构;综合;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73-02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均以标准化考试作为检验和衡量教学与学习效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标准化考试将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考试目的、命题、阅卷评分等都设定统一、规范的标准,尽可能客观化、标准化,从而严格控制因主观判断和操作而导致的误差,对于考试管理和考试公平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除论述题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的余地外,其余均为死记硬背型的题目,占全部分数的70%以上。这样的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线索、作家作品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使学生对考试内容和套路有迹可循,阅卷评分也容易掌握。但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难以考查学生真实的水平,把学生的思想纳入统一模式中,忽视甚至扼杀了思维的活跃性和个体的创造性,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整体人格的塑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要想选拔、培养真正优秀的学生,就必须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考试制度。[1]
  建构主义教学论特别强调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课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充分利用环境要素,利用情境建构、小组协作、主题会话等教学方式,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2]建构主义教学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把培养学生灵活适应未来不确定情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并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目前适用的标准化考试是明显不适应其教学目标的。
  鉴于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应凸显建构意识,把检验与衡量学生的审美鉴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作为考试的最终目的。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一方面,弱化直至逐渐淘汰标准化考试,不断进行摸索、尝试,形成了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考核方式。逐步取消一些单纯记忆性的题目(如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改为灵活性更强的不定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作品分析题等。材料分析题每题给学生提供两段材料,考查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掌握与评价情况。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提示谈谈网络文学有哪些新特征,并谈谈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作品分析题”从课程提供给学生的精读篇目中任意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认识,鼓励个性化的见解,拒绝泛泛而谈。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平时的阅读面,又能检验学生的理解力。如针对茹志鹃的《百合花》这一文本,给学生提供三个版本的解读,第一种解读是茹志鹃本人谈到的“它实实在在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第二种是茅盾的经典评论“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第三种是洪子诚先生的评价“战士的崇高品质和军民的鱼水关系的阐释框架,既‘窄化’了阐释的空间,也遮蔽了人物之间模糊暧昧的情感”。首先结合《百合花》这部作品,让学生谈谈对“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在茅盾先生解读的“军民鱼水情”的经典论述之外,提供另外一种解读方式。这道作品解读题需要学生迅速阅读、理解,提炼观点,整理思路,形成文章。题目的自由度很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储备和积累,体现每个学生对文学、生活的理解,同时还检验了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后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批评方法并能恰当运用。试卷中保留下来的“论述题”则增加了难度和综合性,从宏观上考查学生的分析、提炼、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如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历史叙事的文学思潮,一种是20世纪50—60年代以长篇为主的革命历史小说,成为当代文学中影响广泛、成就较高的一种文体,这时期的一些重要作品,后面被称为“红色经典”,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建构了一个空前壮丽、充满崇高感的文学画廊。另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一种消解正史、重构个人史的小说创作潮流,是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镇。让学生结合作品论述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在历史观念、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另一方面是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环节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查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首先,改革考试总成绩的分值比例。考试总成绩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一半,这样的成绩构成是希望通过加大平时考核力度、细分平时考核内容,着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并希望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扭转轻平时、重期末的错误思想,树立新的认识,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其次,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组织课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结合起来。本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设计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教师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和思考题,学生必须课前认真阅读作品,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和PPT,课上老师进行检查,安排学生PPT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和点评。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的诵读。在学习诗歌时,诵读或背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学期组织了一次“现当代诗歌朗诵会”,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兴趣选择诗歌,并在课堂上进行配乐朗诵,谈谈对诗歌的理解。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朗诵能力、理解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写作能力及表达能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得到强化。每学期结束时,举办“中国当代作家推荐会”,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爱好,广泛搜集资料,阅读原著,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我们没有讨论到的作家作品,拓宽大家的阅读空间。再次,改革了作业形式。根据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把作业形式改为小论文形式。每一阶段的文学史学完之后,学生根据上课讨论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仔细阅读作品,按照格式要求完成小论文。最后,改革了平时成绩构成,主要由考勤、经典诵读、课堂发言和课程作业四大部分组成。其中,考勤占10%、经典诵读占20%、课堂发言占30%,课程作业占40%。
  改革后的考试难度加大,考试的含金量提高。以前全部及格、多数优良、皆大欢喜的考试局面不复存在,而且分数差距比较大。从试卷的答题情况基本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评能力,其中还可以发现一些基础较好、思维创新的好苗子,通过交流,引导他们进一步地学习和探索,为以后考研究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考试改革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现当代诗歌鉴赏会、中国现当代作家推荐会等常规活动的开展,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考试改革中的建构意识强调改革甚至淘汰标准化考试,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考评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良好审美鉴评能力、高尚人格的新时代大学生。考试改革的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以及如何真正地去学习。因而,考试改革有益于我们的教和学。
  参考文献:
  [1]刘建国.创新性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学,2006,(2):107.
  [2]王叶青.建构主义在成人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7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