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初中思想品德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如何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就成为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与建议,旨在希望通过本文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好坏,往往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有效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模式,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关系到整体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想保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关键所在。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层次性
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评定指标,层次性是课堂提问必备的基本原则,其能够使得问题本身变得更为生动、多样、丰富,使得学生始终跟随教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针对问题层次性的设计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循序渐进,通过问题层次的逐步深入,全面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参考学生认知能力与知识体系,使得整体问题的结构更为科学,避免因为开始难度过高引发学生丧失兴趣的现象。除此之外,课堂所进行的提问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提问策略中来。
(二)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只有充分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才能有效保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来说,要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教师单纯的提问、讲解显然是不足的,还需要主动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使得整个提问过程实现双方的有效互动。提问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具备独立自主的发言权,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思维能力。如此,学生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真正从传统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全面转变。
二、 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与建议
(一)设疑导学,调动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良好的设疑导入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设疑导学,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能够通过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在兴趣的驱使下去探究问题。比如,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地球美丽的风景、资源,然后提问“倘若某一天外星人入侵,需要割舍一样资源才可以拯救地球,同学们觉得可以舍弃哪一项资源呢?”上述导入环节,首先基于多媒体视频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外星人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疑问,能够进一步吸引学生,然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在互相交流答案的过程中,会发现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在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自然水到渠成。同时,加大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不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小修小补,而是从教与学的根本性变革,在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由教师讲解型向学生学习型转变,要对课堂深层结构和教学关系进行改革。例如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把课堂教学划分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展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是指教师在每节课课前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前半段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来学习所学内容,如可将有困惑的地方记录下来,教师只是在一旁进行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教师通过PPT或者微课等形式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学层次和教学思路都比较清晰,教与学的关系才可以调整好。
(二)频率调控,提升提问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提问的频率往往也会对学生能动性与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离不开师生之间默契的问答,而这种默契的问答主要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提问频率之上的。倘若提问的频率过高,学生在整堂课都处在疲于应答的状态,思考时间严重不足,显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倘若提问频率较低,则使得整堂课处在教师全程灌输状态,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严重制约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教师提出问题以后,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在思考的进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期待、耐心,能够让学生全面放松,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在学生回答完成以后,无论成功与否都应当给予相应的鼓励。鼓励完成之后,再针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师生之间深入的交流互动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提问的次数并不需要做硬性的规定,而是需要根据教學开展的实际情况、学生回答情况,进行频率的调整,以便于全面提高提问的质量。推行精细化和可操作性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发展,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改的理念,落实这些理念需要一种精细化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每个学校根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提炼出适合本学校教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就像给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定一个规范,让课程教学有法可依,但是教学过程无定法,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改变,可以对原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提炼,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有一个本质上的改变,使课程改革迈入新的篇章。致力于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度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大多数学校来说,开足开齐所有的课程只是第一阶段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改革重点是如何通过学校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课程进行深度的整合,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要对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横向整合和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横向整合主要是针对各个学科教育方法进行交流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被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所吸收和应用。纵向整合主要是针对学科内部整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科内部整合重点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思想和目标角度进行考虑,对本学科课程体系内进行全面的知识梳理、归并、精简和补充,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呈现一种全面的面貌。例如3篇同题材的课文,归并后教师只需要讲一篇,其他的几篇学生可以先按照教师所讲述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辅导,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不需要把大量的课时安排到重复的教学内容上。 (三)难度掌控,重视提问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提问必须高度重视价值,通过难度的掌控,才能够基于提问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提问价值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部分课堂中表面看似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极为热闹,但实质上当中诸多问题都不理想,本身不具备思考的价值,导致课堂流于表面形式。而要想掌控提问的价值,就必须要针对难度进行有效的掌控,使得提问难度能够有效符合学生基础能力与认知特征,才能够保障提问的价值。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提问学生回答“对还是不对”“是或者不是”,很显然,上述提问对于初中生来说显得过于稚嫩简单,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进入深入的思考,往往都是在随大众附和,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还会让学生逐渐形成不经过思考张口就来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提问需要基于学生存在疑惑的方面,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应当难易适中,学生通过“跳一跳能够摘到苹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体验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自信心。
(四)科学评价,激发学生能动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问有效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真正给予每个学生客观、合理的评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评价的重视不足,仅仅是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进行判断,导致学生的能动性受到制约。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给予充分的鼓励,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具体来说,只要学生的回答是通过自身谨慎、独立思考之后得出的,无论对错教师均需要进行鼓励。与此同时,因为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本身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出问题的方法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教师需要主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进行分析,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去换位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比如,针对存在另辟蹊径、独到见解的回答,教师均需要在肯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去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针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而针对部分思维存在偏差的答案,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旁敲侧击去纠正学生的错误,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有效提问的核心在于学生,只有充分围绕学生所进行的提问设计,才是真正的有效提问。对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遵守层次性、主体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设疑导学、频率调控、难度掌控以及科学评价,使得提问真正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来开展,全面保障提问的有效性,使得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真正为初中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培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问点”的选择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12):22+24.
[2]敬德坤.怎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10.
[3]王瑾.发掘课堂提问潜力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关于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3):104-107.
[4]林官鳴.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现状与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118.
作者简介:丁世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7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