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语文的知识点具有内容涵盖面广、琐碎难记等特点。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归纳与整理知识点,对语文知识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记忆,以致影响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帮助学生整理和记忆知识点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增强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应用;记忆;文章脉络;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5-0034-02
  一、前言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点,更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众所周知,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涉及面比较广泛,而且很琐碎,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的概念是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来的,如今,因其独特的魅力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拓展资源整合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管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改善教学现状,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等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利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图形以及多元化的形式,能够把语文教学中枯燥、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立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它富有条理和逻辑性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点间的关系;它富有趣味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应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初中语文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常识。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之间常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知识点的共性与差异,就能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条理清晰的概念图,从而轻松地记住知识点,并形成系统的记忆。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增强学生的记忆。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文言文的学习是最头疼的。文言文的知识点众多,如一词多义、实虚词结合等,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吃力,而且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记忆,通过连线和节点把各类知识点连起来,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块,再把知识块变成有条理的知识网,让知识网在学生的脑海中有序储存,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比如,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学生需要准确记忆字词的含义。在记忆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准确理解字词的多种义项,然后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确定字词的含义。这时,学生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发散来加以记忆。如学习“之”这个多义词的含义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识记方法。首先,记住“之”在初中语文中的含义,如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动词“到、往、去”等。然后,理解“之”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与解释。如:“水陆草木之花”和“忘路之远近”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具答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他们”;“渔人甚异之”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中的“之”是指示代词,代指“这件事”;“辍耕之垄上”中的“之”是动词,可翻译为“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绘画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自如地记住这些知识点,使教学做到事半功倍。
   2.应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部分。无论是精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要求学生清晰把握文章的脉络与结构,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比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感受,如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自主预习文章中的字词句、了解文章讲述的大致内容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思维导图如下:
  
   深入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捋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文章围绕“背影”这一中心主题,主要描写了“接到父亲来信,引发对父亲背影的难忘之情”“回忆往事,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结尾紧扣主题,再次回忆父亲的背影”三部分内容。其中,在回忆往事部分,作者又从“奔丧”“买橘”“分别”三部分进行阐述。接着,作者对“买橘”这一部分从父亲的肖像和体态动作上进行详细描写,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在父亲的体态动作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抱、放”等动词,生动表现出父亲的年老体衰、行动艰难,更凸显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最后,教师可以用线把“引发对父亲背影的难忘之情”和“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两部分连起来,并标注倒叙手法,再从“引发对父亲背影的难忘之情”引申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与结尾“再忆父亲背影”首尾呼应。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增强课堂乐趣。
   3.應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常面临无内容可写、结构杂乱无章、离题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能力,没有全局意识。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避免学生写作的盲目性。在写作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题目,如“一件难忘的事情”。然后,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事情”和“难忘”。“事情”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或者有趣,或者有意义,而且肯定是发生过的。所以,文章要用回忆的方式来撰写。教师以此为思路,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大致的写作思路。这样,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付诸笔端,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由于有了大致思路的引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有的放矢,避免“离题千里”,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三、結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能让学生从传统的线性思维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形成放射性的网状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无论对增强教学效果,还是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以其灵活、丰富多样的形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尝试、多总结,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萍萍.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魏幽探.初中现代文阅读的思维导图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5).
  [3]张讯.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语文,2016(06).
  [4]刘丽.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Abstract: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Chines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coverage, trivial and difficult to remember. Man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not summarize and sort out the knowledge points well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systematic memory of Chinese knowledge, so as to affect the learning effect. Mind mapp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students sort out and memorize knowledge points. Teachers can use mind mapping to enhance students' memory of knowledge points,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of the article, and enhanc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mind map;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application; memory; article context; writing abi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6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