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首先,要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注重日常教学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后,要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4-0028-02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东方之巅。语文学科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平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肩负文化传播的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其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传承。本文分析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青少年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各门学科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励志故事、爱国故事,以及道德教育故事等,语文教师若能善于挖掘,则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如许多诗文彰显古代与近现代先贤的爱国情怀与伟大人格,学生学习这类诗文就是与众多先贤对话交流,能够不由自主地受到先贤的启示与引领,潜移默化地形成高尚的情操与远大的抱负,为振兴中华而上下求索。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自古以来,我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主动学习并延续中华传统礼仪,在反思与借鉴中健康成长。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首先,要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注重日常教学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最后,要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挑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且富有趣味性的内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与认识民俗文化的由来,进而对传统文化习俗等进行全面的探讨。《社戏》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鲁迅在《社戏》这篇文章中介绍了他的家乡绍兴一带的传统风俗——看社戏。“社”即旧时乡村里祭土地神的庙,祭祀之日,民间便会请戏班来搭台演出,这称为“社戏”。社戏由来已久,教师可以介绍南宋诗人陆游的《社日》一诗(“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并将其演出形式等进行一一展示,使学生辩证地认识民间文化,提高思想高度。
   2.注重日常教学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材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只是沧海一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其重要性加以认识,更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由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京剧——我们的国粹》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应通过拓展教学让学生了解戏曲历史及戏曲表演等诸多内容。教师可以组织“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地方戏剧种类,并对艺术表演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适当介绍与点评,使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深入的了解。
   3.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养成晨读习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学习也是这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晨读习惯,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厚积薄发,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将大幅提高。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诵读《弟子规》《少年中国说》,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可以引导学生诵读《岳阳楼记》《沁园春·雪》,使学生认识到志存高远与责任担当。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端正姿态,凝神聚气,以饱满的情绪进入到经典作品中,由此开始一天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2)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经典作品的诵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使其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人文素养。除了众所周知的四大文学名著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诗经》《史记》《资治通鉴》等名著,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诵读《诗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师生共同泛读高自双所写的《〈诗经〉语言的生命力》与李山所写的《〈诗经〉离我们有多远》这两篇文章,全面了解《诗经》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探究其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其次,教师可以选取《诗经》中的基础阅读篇目推荐给学生,如《关雎》《木瓜》《氓》《采薇》《伐檀》《蒹葭》《无衣》等,让学生进行鉴赏式阅读。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拓展阅读阶段。可以推荐学生诵读《桃夭》《汉广》《子衿》《硕鼠》《黍离》等作品,并进行比较式分析,即进行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从而对其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产生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东方之巅。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注重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注重日常教學渗透,实施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己任,在拓展与延伸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小军.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6(01).
  [2]张兴田.语文教学应渗入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
  [3]马瑞霞,王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师,2018(05).
  [4]戴卫红.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J].人民教育,2017(23).
  [5]王丽华,庞粟.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建设,2016(34).
  [6]张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08).
  [7]岳利玲.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要素选编研究[D].扬州大学,2016.
  Explora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Teaching
  Liu Kunpeng
  (Chengbei Middle School,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Chine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ol and humanity, which is advantageous for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iltr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teaching. First of all,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teresting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seco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aily teaching penetration and implement popular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finally, we should carry out classic read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feel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刘锟鹏(1981-),男,江苏淮安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6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