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口译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者从英语专业口译课出发,对文秋芳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进行实践应用。实践过程中贯彻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以会议口译训练为例,旨在改变学生学用分离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产出能力,促进英语口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口译教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产出导向法”对高校口译课程设计有明显的指导作用。第一,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产出导向法”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等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第二,从外语教学角度,“产出导向法”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
  二、产出导向法
  “产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针对我国成人外语学习的教学理论,其前身是“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2013)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芳,2014)。“产出”对应的英语是production,既强调产出过程(producing),又强调产出结果。(文秋芳,2015)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包括3个部分:1)教学理念;2)教学假设;3)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教学理念是其他两个部分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
  1)教学理念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包含了三大理论,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是对当前“学生中心说”理念的修正,认为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作用,主张课堂上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效学习为目标都要服务于学习本身。学用一体说指的是学生学用结合,避免学用分离的现象,真正的能把学到的口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全人教育说指培养人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养,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假设
  教学假设包括三个方面,即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输出驱动假设把输出作为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在产出过程中发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输入促成假设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发挥好自己的支架作用,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需求及时适当的向学生提供帮助。选择性学习假设指的是学生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记忆和练习。
  3)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也包括了三个方面,即驱动、促成和评价。在驱动环节中,教师设计交际场景和“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增强学习动力;促成环节中,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听和读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内容、语篇结构等信息,促成产出任务的完成;在评价环节中,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或类似的新任务,教师做出即时评价和补救性教学。这三个核心环节是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基础。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口译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
  在口译课程中,教学目标分为技能、语言和背景文化三大目标。技能目标指习得必须的口译技能,包括源语听辨、工作记忆、口译笔记、公共演讲等口译技能。语言目标指各口译主题下需要掌握的词汇、短语、句式、术语等语言知识。背景文化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相关的主题知识。
  2)任务设计
  本研究的实践对象是中国矿业大学2016级英语专业的三个班级,共计85名学生。任务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呈现: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口译案例,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模拟口译场景,组员分别扮演A语使用者,B语使用者和译员等角色,让学生切实感受口译的实际场景及需要掌握的口译技能和语言、文化知识。
  3)教学过程
  口译课堂教学过程遵循产出导向法的三个基本流程:驱动、促成和评价。
  A驱动
  设计具有潜在交际价值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产出导向法的起点。比如在布置会议口译任务前,教师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外贸谈判为起点,引导学生设想未来生活和学业中作为译员遇到此种情况的可能性。接着,通过几个真实的会议口译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口译技能、语言知识和背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随后,教师请三名学生尝试模拟当时的口译场景,激发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布置本单元的产出任务,即借助口译案例录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口译角色扮演,进行口译活动。
  B促成
  在促成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指导学生围绕输出任务选取合适的输入材料,进行有选择的学习,促成任务完成。比如,教师在预测任务难度和复杂度后,将会议口译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并针对子任务,分步骤促成。
  子任务1:熟悉会议流程,了解会议发言人身份和发言顺序,布置会场等背景文化知识。
  子任务2:掌握会议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词汇表达等,完成语言学习目标。
  子任务3:训练并熟练掌握听辨、记忆、笔记和公众演讲等口译技能。
  子任务4;模拟实际会议口译活动。
  C评价
  产出导向法的评价环节旨在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帮助老师了解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出质量。因此,评价环节兼有“促学”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不能大而化之,大同小异,针对性和区别性的评价是学生特别期待的反馈。与此同时,要事先设计有效方法,确保听众与展示者共同受益(文秋芳, 2014:10)。
  4)教学反馈
  A学生反馈
  教学实践后,教师通过问卷和学生的反思日记,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对教学的评价。
  B同行评价
  为了解教学效果,多视角收集教学反馈,教师邀请同事旁听某一单元的课堂教学,采用访谈收集听课感受和教学建议。   C教师本人的教学反思
  作为产出导向法的实践教师,教师通过撰写反思日记,对教学设计和实践效果、实施难点进行教学反思。
  四、结语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首先,产出导向法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具有驱动力的任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真实的职场应用案例,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情景,并通过产出任务,让学生感觉所学的东西“很有用”,驱动了学习兴趣和更多地投入。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也降低了学生完成任务时的焦虑情绪,同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学生在新教学方法下获得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在产出导向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细化任务,每一个小任务都要求学生产出,大大增加学生语言使用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接受性知识向产出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另外,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产出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遵循“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不仅给学生创造语言使用的机会,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视听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根据产出任务进行选择性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应用了新的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Hanten,G.,X. Li,S. Chapman, P. Swank, J. Gamino, G. Roberson & H. Levin.  2007 Development of verbal selective learning [J]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32(1): 585--596
  [2]Miyawaki, K. 2012. Selective learning enabled by intention to learn in sequence learning [J]Psychological Research 76:84-96.
  [3]文秋芳. 2013. 輸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J]外语界,(6) :14 -22
  [4]文秋芳. 2014.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 中国外语教育,(2) :3--12
  [5]文秋芳.2015. 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J]外语教学与研究,(4) :387-3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