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高中化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创新,使高中化学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不仅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引进创新教育理念,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和優化。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应用至教育教学后,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挑战。本文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下,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长久发展,通过创新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为之后高中化学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高中化学;微信;虚拟实验;微课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技术引领世界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使学生和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之前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够在任何地点或者时间利用智能手机、电脑、上网本等工具学习和掌握自己教学中教师所讲的知识。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互联网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的新鲜性和高效性,借助它所发挥的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以下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改变了传统化学课堂“一言堂”“直接灌输”“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自主能力和主动性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教学现状,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
一、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一)“微信”为载体的在线学习实践
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一对一的辅导和学习。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展示教育教学案例和对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例如:微信公众号中有很多的科普知识,这时教师为了能够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将公众号中推介的内容,如:生活中的化学、化学科普园地、高考化学、家庭科学小实验等内容。又如:微信公众平台推动的内容中有关生活的常见的化学知识:“放鞭炮后漫天白烟是什么?”该篇文章对鞭炮的特点和组成部分进行了介绍,并对鞭炮为什么会响、爆炸的原理和发生爆炸后产生的白烟成分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还对燃放鞭炮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这篇文章属于常识性的科普文章,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很多的化学知识,如:绿色化学。紧接着,教师引出当前为什么城市中不能放鞭炮的现状,这种基于生活实际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可见,这篇文章具有推送的价值,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让学生通过将化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QQ平台
利用QQ平台进行知识的指导和复习,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首先,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视频传送QQ群中,然后教师利用QQ群发的功能,将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到班级QQ群,学生通过QQ群中发的视频进行相互的讨论—分析—得出结果,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友好关系。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中的乙醇进行了分析,教师通过将乙醇制作成四个微视频:第一,生活中常见的乙醇和物理性质,如:消毒用的碘酒;第二,乙醇的构成和组成;第三,乙醇的化学公式;第四,乙醇的用途。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乙醇创设了教学情况,让化学课堂渗透着生活化理念,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乙醇物质,为了能够把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和乙醇的用途,在QQ群中提出向学生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生活中常见的乙醇物质,能为我解析一下在生活中警察在监测酒驾时所应用的原理吗?”
这时群中对于酒驾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并结合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酒驾监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微视频对酒驾监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拓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乙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利用QQ群对微视频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思考—鼓励—引导等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改变对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认知。
二、 借助多媒体网络开展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能的直观性、灵活性和模拟性,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枯燥、乏味的问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主要通过影视播放、动画模拟和实验仿真实验室的演示等方法,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分别从影视播放、动画模拟、实验仿真实验室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教学。
(一)动画模拟
动画模拟能够加深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动画实例的分析,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化学原理和化学现象予以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节内容时,为了能够重点了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化合物的相关原理。教师借助动画模拟的方式,对酸雨形成的整个经过进行介绍,从而让学生在了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基础上,将酸雨造成的各种危害景象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进行了情景再现。
(二)影视播放的应用
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和声像功能,对当前科技发展前沿的科普知识进行采集和录制,从而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例如:科教频道中的“科技之光”“美丽化学”“走进科学”等栏目中渗透着很多的化学内容。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专题节目穿插于日常的化学讲课之中,从而通过观看节目感受化学知识的神奇。例如:CCTV10教科中在2019年开设了专题片的栏目,即“神奇的催化”栏目,该栏目主要介绍了催化的机理等内容。教师在讲解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点,将专题片中的内容作为所学内容的拓展内容和补充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催化的机理和在材料上的应用。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借助多媒体网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的实际应用有所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从而让学生依托互联网技术了解化学知识所散发的魅力。
(三)利用仿真实验室的实验进行教学
受到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性,和基于一些气体的特殊性质,为了能够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通过借助仿真实验室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能够显著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场景中,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氯气的制备》这节内容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
教师:“氯气在实验室是如何制备的?”“生活中如果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用,我们该做出哪些措施?”
学生通过在仿真实验室中开展虚拟实验的练习,通过对实验所需的用品和操作步驟进行了解后,开展虚拟实验。然后,教师对实验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学生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和引导,并将一些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的步骤制作成PPT,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通过相互的讨论和交流充分理解生活中的氯气所产生的原理。
三、 利用微课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引导者、设计者,其承担着创设情境、丰富教学资源的重任。其目的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借助微课中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达到这些教学目的。主要是因为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作用,其能够将所学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微课中还有很多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为教学实践,为了能够提升“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解。尝试运用已有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首先,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其播放的视频内容主要是与人们身体健康相关的反式脂肪酸。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其物质产生的危害,学生在认真地观看和思考后,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的能力。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在思考之后,与其他的同学组成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其次,教师将这些问题作为课下研究的内容,并让学生利用网络或者手机等查阅相关的资料,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小组合作之后,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和成果制作成微视频,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投影展示、表演等方式向全班同学进行叙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最后,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课堂训练,然后学生通过手机或者ipad进行在线的学习和训练,这种训练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如:顺反异构、反式脂肪酸的定义、反式脂肪酸的性质等内容。同时,教师通过将课堂中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微课视频的制作,如图1所示。
图1 反式脂肪酸的定义微课录制
在让学生观看之后,对反式脂肪酸微课实录,对反式脂肪酸的定义予以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复习。由此可见,教师通过选取学生比较关注的反式脂肪酸的问题进行了引导和学习,并以视频的选择为情境,让学生在对三个问题进行学习后,通过制作微视频和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其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总结
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传统实验课堂的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通过依托互联网技术体会和感悟到了化学知识所散发的魅力和乐趣,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解决生活实际中存在的化学知识提供了保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对推动高中化学学科的稳定发展,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郭兴龙.“互联网+”时代助推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学周刊,2019(31):142-143.
[2]许莹堂.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84-185.
作者简介:郑心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8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