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实质是基于感性认识的理性阅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辨析把潜在的信息思考挖掘出来,强调在阅读中善于辨别分析,把某些貌似不合理的信息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辨析使之合理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辨性阅读;分析;辨别
中图分类号: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6-0082-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正是这种探究能力培养的体现。思辨性阅读能力就是在阅读中体现出的思考辨析能力,集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和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于一体,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思维能力。“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精神,应该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题。本文基于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对开展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四部分组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事实上,每一部分都渗透着思维,语言是思维的表象,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离开了思维,语言只是单纯的符号,不带有思想和情感,思维决定着审美鉴赏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又制约着审美的创造。思辨性阅读能力正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急需培养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在语文阅读中才能有灵动性、鲜活性,在审美鉴赏中才能将感性和理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所要鉴赏的对象形象更美,内涵更深。
思辨性阅读,究其实质是基于感性认识的理性阅读。语文课程改革之前,教学模式多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师是主角,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是配角,负责接收。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终究要被基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思辨性阅读”模式所替代。思辨性阅读,就是使思维更具体、更深入,在师生阅读或在生生阅读中,在独文阅读或在群文阅读中,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维方法更丰富,思维能力更强,进而养成独立自主理性思辨的习惯,推动知识的点面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1.要在阅读中通过辨析把潜在的信息挖掘出来
思辨性阅读,就是要在阅读中通过辨析把潜在的信息思考挖掘出来,让学生深入探究结果背后的“为什么”。例如,在学习《失街亭》一文时,学生常常会产生疑问:街亭为什么会这么重要?读过原著的学生说被略去的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中,就借司马懿之口分析了街亭的重要性,说“亮若知吾断其街亭要路,绝其粮道,则陇西一境,不能安守,必然连夜奔回汉中去也”。师生经过查阅资料终于弄清楚了其来龙去脉。原来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将素有“秦巴粮仓”的汉中作为根据地,亲率十万大军,北出剑门,走金牛道,经宁强县,屯兵汉中,制订了“平取陇右,蚕食雍凉,逐步灭魏”的持久性战略计划。陇右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关中的大后方,诸葛亮的“平取陇右”实际上就是要夺取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右门户地带,即出祁山,占天水,守街亭,越陇山,出大震关、固关以迂回长安,趋潼关直捣洛阳。这一进军路线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安从坦道”,这条道路虽迂远,但宜于大军进攻前进,此道也是丝绸古道的中大道,街亭位于陇山西口,控制着中大道的总枢,具有十字路口的作用,是兵家必争之地。可见,对陇右的攻守,既关系到诸葛亮北伐的成败,也影响着曹魏在关中的安危,也会牵动三国鼎立下的疆场形势。因此,诸葛亮选择“利粮道以战则利”的陇山道,在紧盯祁山的同时,早已料到司马懿的出兵路线会与他进攻关中的路线相一致,所以事先派兵把守陇大道上的军事重镇街亭,使蜀军占有军事上的主动,才有“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的分析。
2.要在阅读中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辨析把某些貌似不合理的信息合理化
思辨性阅读,强调的是在阅读中善于辨别分析,把某些貌似不合理的信息通过查阅资料、讨论辨析使之合理化。某些文本的内容由于与当代的社会环境、文化习俗等不同,乍一读总觉得有点不合常理,甚至不合逻辑。遇到此种现象,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直面问题、大胆质疑、广泛查阅、严谨思考,最终使之明朗化。例如,苏轼的《赤壁赋》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有学生就对其中的“徘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月亮为什么会徘徊?相关的翻译资料都把这一句翻译为“月亮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这更凸显了问题的不合常理。众所周知,月亮的运行是按照自己的固有轨迹进行,它既不会因某种原因停止,也不会因特殊情况而徘徊。同时,有学生又提出:朱熹的《观書有感》中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句,其中“云影”“徘徊”就与此同。教师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查阅各种辞书古籍,展开广泛热烈的讨论,终于形成以下三种较为合理的解释:第一,非月在徘徊是舟在徘徊。前文虽然描写出了“水波不兴”的环境,但终究还是有“徐来”的“清风”,大的波浪虽没有,但肯定会有微波。作者驾着如苇叶般的小舟,行驶于有微波的江面上,舟一定会有轻微的晃动,舟晃人也晃,人晃眼也跟着晃,所以看月自然会有一种徘徊不前之感。再者,舟中人不可能长时间地仰望空中月,他会时而仰望,时而俯瞰,空中月前行,水中月晃动,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一种迷离之状,因而“徘徊于斗牛之间”自然就好理解了。第二,非月在徘徊而是人醉意朦胧使然。作者“举酒属客”,与客“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不知不觉,酒意渐浓,正因如此,才会有下文“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行径,才会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作者醉眼看月,“月徘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第三,非月在徘徊,而是眼睛疲劳所致。自然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长时间凝视某一事物,眼睛疲劳,会有眼花或重影的现象。酒酣微醺的作者,坐于轻微摇晃的舟中,长时间地眺望月亮,恍惚间感觉月在徘徊也属正常。因此,对于“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一句,可以将其译为“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但学生必须明白:月是不能徘徊的,徘徊的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情状或者感觉,这就是思辨性阅读的意义。
总之,思辨性阅读既是对文本省略知识的挖掘,又是对浩如烟海知识的辨析,既是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又是对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让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增强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甘露.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新[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朱明荣.思辨性阅读与名著导读——以《红楼梦》导读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3).
[3]李冬艳.学思相伴,让思辨性阅读绽放活力[J].内蒙古教育,2018(18).
[4]丁晶晶.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J].江苏教育研究,2017(04).
[5]张已.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6]连中国.语文思辨教学的人文指向——以思辨性阅读为例[J].语文建设,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9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