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院校要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学生可以成长成才、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诊改三者融合,对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行,从诊改的思路提出质量保证体系目标设定、组织实施、动力机制等方面课程改革举措,促进教学改进和质量提升。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职业发展;就业指导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职业院校逐步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要求从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我院以“诊改”为切入点,通过“分类培养、分阶段教学”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关注学生文化知识、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诊改的思路
(一)以目标为导向,推进课程诊改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是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首要方针目标。依据教育部课程相关要求,高校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应以学生个人发展规划为目标源头,重点关注学生学业发展以及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应做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这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需求是相一致的。
(二)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改进路径
通过针对课程教学现状的自我诊断,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并逐步推进,最终达成远景目标。戴明环(PDCA循环)理论是在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中,依据目标、标准,组织实施,分析数据,诊断问题,及时改进,促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推动质量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上升。
(三)以需求为导向,建设动力机制
诊断与改进理念必须从顶层设计,由上自下层层落实。学生是质量保证的主体,也是高校学生服务的客体,在达成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相适应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机制,将考核与自我诊改相结合,激发诊改的内生动力,提升质量主体的获得感。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度不够
对课程进行诊断与改进过程中发现,对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堂讲授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管什么专业都是泛泛而谈,在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集中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就业指导只是看重就业结果,对就业过程的指导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关注很少,偏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但较少讲解具体如何培养的措施和途径。仅通过群体性指导方式,已无法兼顾到专业发展、个性发展等具体要求,尤其是在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指导就更加难以做到。
(二)学生主体积极性需要提高
生源多元化给高职教育带来诸多挑战,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改进每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各质量主体,即全员的参与。学生作为质量生成的主体,学生对大学期间以及未來发展目标不清晰,主要感知目标也仅仅是毕业,这是由于我国严进宽出的现实,毕业成了大学期间较低目标,导致学生对未来也缺少发展规划,参与主动性不强,或多或少存在走一步看一步,不推就不动的情况,积极性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在学生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上,如何让学生主动、自觉、有能力、有动力地参与质量保证,是十分迫切需要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职业素养的针对性不强
职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专业素养的要求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有些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而有些岗位工作更注重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有些岗位工作要求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地按规定执行,有些岗位工作更需要独树一帜、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在对于学生的需求很多情况下是指导教师的主观想象,缺少真实客观的调研,教师和学生可能并不完全清楚学生就业真正需要提升的素质。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并不能凭空而设,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基于诊改的理念下,学校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其最主要特征是它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求学校发展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基本素质达标的基础上做到自由且个性的发展。
(四)学生的职业认知需要加强
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偏重于职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知识获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关于专业和职业的认知教育少。如果对职业认知不充分,会导致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强,毕业后在职业的选择上随机性较大,职业理想模糊,还缺少工作激情,从而导致离职率普遍偏高。从有关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5%左右,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我院的2019年就业质量调研情况来看,其中已就业毕业生的离职次数主要集中在1次上,说明毕业生在首份工作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离职率高表明了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比较随意,对职业尊重、敬畏和热爱都不够,责任心也不强。频繁跳槽不仅使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受到影响,更给大学生自己贴上没有职业道德、没有诚信和没有责任心等不良标签。此外,不少学生在就业时过度看重工资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不顾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职业,还有不少学生有快速致富、一夜成名的想法。 三、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
(一)明确目标,分类分阶段指导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其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不同,指导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需求简单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类:就业需求、创业需求和升学需求。还可以再细分,如就业需求,在不同专业和职业有着不同的岗位要求,如技术岗位或是管理岗位对学生职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等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时结合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需要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通过每学期或每学年自我诊断,对比目标,再次进行需求选择,学校才能结合学生的需求量表调整育人方案进行指导。
(二)建立常态化机制,为诊改注入动力
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和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产生内生动力,诊改的机制引擎主要是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激发质量主体的内生动力,再经过质量文化的传播将内生动力转化外生动力。用戴明环(PDCA循环)对照目标,建立一个“计划(实践方案)~行动(具体实施)~检查(分析诊断)~执行(改进完善)”的研究循环,在学习一个阶段结束后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最有效的干预策略课程实施方案,进而使教育策略、干预重点更具实效性。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支撑,对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进行审视和反思,以质量文化引导学生自身行动,规范行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挥学生质量生成的主体作用。
(三)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提升职业素养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文要求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高校推广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学生打造在课业成绩之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学生在校期间的足迹记录,有效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全过程育人,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就业选择、社会单位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通過第二课堂学生自我测试的反馈诊断报告和教学改进建议,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提高。
(四)结合SWOT分析,做好职业定位
SWOT分析在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上是一个很有力的工具,学生可将与其密切相关的内外部条件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对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行分析。使用SWOT分析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提高什么,即“知己”。同时通过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实践训练体系,对应的是“第三课堂”:企业对接和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文化,还能了解岗位要求和行业发展等。通过“第三课堂”可以让教师明确知道要教什么,还能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即“知彼”。不管学生是选择就业、升学,还是创业,首先都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和客观的自我评价。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效指导。通过测量、分析和咨询,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职业倾向等,再结合自我认知,明确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生涯并实施。
四、结语
相比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估,教学的诊断与改进更加注重教与学的过程实施监控和诊断分析,实时记录学生成长数据、评价和管理,并使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而与此同时如何让教师学生在各项工作具体、规范并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又能具有不断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程伟,赵蕾.基于诊断与改进理念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4):73-77.
[2]强伟纲,王鑫芳,姜敏凤.高职院校内部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诊改机制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8(2):1-5.
[3]陈中耀,宋璐瑶,刘仲全.论学生的质量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发挥—基于高职院校质量诊改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2):40-46.
[4]王鑫芳.质量主体联动的学生层面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9(1):57-61.
[5]胡茵.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长效机制与创新路径的实践—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体育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77-80.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项目“诊改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XY2019YB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