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队伍的本土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孔养涛
摘 要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维护者和创新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身份价值边缘化、补给问题逐渐扩大化、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化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足乡村实行乡村教师从职前到职后的本土化培养,才能实现教师真正扎根乡村教育的目标。具体措施是:实施定向培养,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后备资源;培养专业化,增强职前教师教育的乡村情感;实现文化认同,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确立价值追求,生成乡村教师扎根动力;建立荣誉制度,留住乡村教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队伍建设
乡村兴则国家兴。从长远发展来看,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战略。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乡村教师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2015年6月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努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回顾这些年的乡村教育政策,比较偏向于乡村教师薪资待遇、教师培训、教师编制等问题,致力于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2018年2月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推向了热点,并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颁布,带给了我们新的思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立于乡村”“为了乡村”,如此,乡村教师才能真正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乡村发展。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从古至今,教师一直是受人推崇与认可的角色。在乡土中国,教师更是被喻为富有智慧与时代标记的智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也有着高度的期望,认为教师是建设乡村的中心灵魂。所以,无论何时教师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
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当文化遭到破环深入根底,不必从头来过,以农村为根创造新的文化[1]。我们一直相信,乡村教师是乡土社会最闪亮的知识代言人,他们是乡村文化衰弱时最稀有的文化人。过去,教师依靠自己的学识基础与优秀的交流能力,获得了权力阶层社会中的文化优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正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缓慢发展,乡村文化需要一位与“历史”对话的中间人,传播文化、充实文化,将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续写乡村文化之精彩。
2.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维护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教师的角色逐渐多元与丰富,他们不仅仅是教育者,更是以整个乡村为教育对象,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人才,为乡村带来智慧、真理和道德的源泉。费孝通先生认为,地缘、血缘形成的旧文化、旧制度以及无为政治,造成乡村社会的保守状态。即使在现在的城镇化背景下,旧文化仍然是乡村社会发展进步的阻碍。如乡土社会一样,乡村教师始终是备受尊敬的群体,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也担负着转变乡村社会“旧文化”的责任,因为乡村文化不只需要继续传承,更需要维护与丰富,乡村文化需要新的精神注入。如今,外来知识分子始终不愿深入乡村社会,不愿意为乡村建设做出牺牲。只有与乡村社会有着深厚的关系、热爱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教师才最有可能,也最愿意扎根乡村。
3.乡村教师是乡村文化的创新者
如果说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教师的出发点,创造、丰富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落脚点。2018年2月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示,振兴乡村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让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又一个新动力[2]。乡村教师是建设乡村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自我价值由个体意义升为社会意义,甚至超越对自我职业的投入与喜爱,以超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社会精神,为乡村社会建设出谋划策。从教師角色的多元化来看,乡村教师是以推动乡村振兴、兴盛乡村文化为根本目标。然而,这一切的前提必须立于乡村、全面考虑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因为乡村的本土化特征、乡村经济和文化、乡村学校等情况都是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在因素。
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桎梏所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弊端更加凸显,最明显的是乡村社会中最优秀的劳动力不断地离开乡村。其中,乡村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是最有效的证明。虽然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病。
1.乡村教师身份价值的边缘化
一直以来,乡村教师在乡村一直是被尊崇的充满智慧的文化人,他们出言献策,威望高筑,为人们代写家书,答疑解惑。但是,繁华的时光总是短暂,现代经济的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冲击,教师的地位被逐渐弱化,甚至在乡村遭受学生的非议与歧视。乡村教师似乎在瞬间成为乡村文化的陌生人。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的淡化与他们的社会生存环境有关[3]。如偏远地区的教师工资比不上城市农民工的收入,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比不上城里教师的机遇。另外,乡村教师承受着比城市教师更为沉重的教育期待和课程改革、个性化教学、家校合作等诸多教育教学任务,这些虽然有助于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但是现实是乡村教师有了更多压力,加上原本弱化的专业能力,造成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与质量的分布不均。据2014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乡村教师每天承担着3门的课程教学任务,如此的教学重任给乡村教师造成一种沉重的工作压力。教育活动是社会性的改造活动,教师是社会改造的引领者。地方教育的兴衰关乎乡村振兴的成功与否,乡村教师是地方教育的关键问题,也就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
2.乡村教师补给问题的扩大化
教育实践家梁启超对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做出了这样的描述:“言文分而人智局,专制久而民性漓,学说隘而思想窒”[4]。从表面上看教学压力、科研压力较之城市学校相对地较少,理应是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岗位。但是,受城市化、经济化的影响,乡村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被冲击,教师队伍严重匮乏。此外,乡村教师还遭受着明显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接受不了比预期低很多的经济收入,加之职业认同的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离开乡村。据目前来看,教师到乡镇中心学校从教的情况逐渐好转,但是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据湖南省某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表明,30.5%的教师经常有调动岗位甚至是脱离教师职业的意愿,其中教学点教师的意愿更为强烈[5]。因此,乡村教师潜在的流动倾向必须加以重视。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还在于乡村学校男女比例失调,教师人员更新慢,个体幸福指数偏低,如此长时间的状态给乡村教师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所以不难理解现实乡村学校中教师的超强流动性,也很难将乡村教师再比喻为乡村社会的中流砥柱。 3.乡村教师责任意识的淡薄化
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乡村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培养者,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肩负着乡村社会文化的传承与乡村社会人才的培养工作。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乡村教师不仅存在职业认同相对较低、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还存在严重的责任意识淡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之下,许多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具有浓厚的功利化色彩,他们在工作中追求更多的是能否给自己带来益处,而不是出于教师的本职工作或责任所在。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些乡村教师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更不好好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来逃离乡村学校,责任意识淡薄。其次,一些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无力应付教学活动的问题;还有一些乡村教师因自身责任意识淡薄,即使有足够的时间、条件和机会去提升自己,他们也不愿意去,因为他们觉得当前社会中乡村学校留下的都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能力低甚至存在一定智力问题的学生,一方面自己现有的专业水平足以应付这些学生,另一方面,即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再怎么强,所教学生的成绩也不可能与城市学校的学生相比,索性还不如不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化路径
建设一支真正扎根于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是最根本的路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化路径需要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地域文化、价值认同。因此,本土化培养从职前教师教育一直延伸至乡村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前后连通的建设体系。
1.实施定向培养: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后备资源
从任何一个角度考虑,本土生源都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佳选择,与外来教师相比,本土教师更能认同地方文化,具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更容易生成相同的价值认可。所以,乡村教师应招收本土生源、定向培养,培养真正能扎根的教师。招收本土生源的前提是地方教育部门拥有一定自主调用和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权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6]。就国家特岗计划来说,政策直指农村教师的补给问题,而且在中西部地区该计划已形成初步规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从师资储备问题看,特岗计划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了教师本土化问题,导致部分地区教师仍然短缺。从2006年政策颁布以来,该计划多表现为救急、弥补的特点。尽管国家已经有招收本土生源的倾向,但是在教师招聘机制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地方教育部门没有自我管辖的权力,招收本土生源必然困难。另外,免费师范生也是倾向培养农村教师的政策之一。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之后必须从事教育事业10年以上,如果想进入城镇学校必须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2年。尽管如此,真正下到农村、留在农村的少之又少。就目前来看,政策的实效性正在缩小,东部地区及部分培养院校的招生规模、积极性减弱。一些地方在与地方师范院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实行定向培养,招收本土教师,却遭遇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境况,如此国家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的道路走向终点。从本质上来看,定向培养与公开招聘根本目标一致,前者属于后者的前置,而非人事政策的对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已允许县级教育部门在规定的编制内,依据学校的班额和生源情况分配编制名额。所以,县级教育部门应该具有完全的教师招聘权力,甚至是教师资源的统筹调配权力。只有如此,才能依据编制空缺情况,定向招聘、定向培养及定向分配本土生源及时补充乡村教师队伍,形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培养计划。当然,乡村教师候选人也是本土化培养的对象之一,任何来自乡村或是对乡村感兴趣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乡村教师。目前,乡村教师的补给主要依靠經济的鼓励和推动,自愿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人并不多见。只有对乡村文化感兴趣的人才有可能也是最合适的乡村教师候选人。
2.培养专业化:增强职前教师教育的乡村情感
基于特殊的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乡村教师的招聘、培养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这对于未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到乡村学校任教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对于乡村教师的补给策略,我们应该加强职前教师的地方意识,为乡村教师建设专门的补给通道。新任乡村教师很快离开乡村学校的原因包括他们经历强烈的文化冲击,在一段时期内不能适应乡村社会文化,变得失落、沮丧,甚至离开。所以,为减少乡村教师离开的风险,在学生阶段应通过教育实习和课程建设树立职前教师的乡村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乡村社会,具备乡村生活的生存技能和乡村学校的任教能力[7]。首先,重视师范生的乡村教育实习。乡村教育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入职后尽快地适应生活,所以建议实习时间3个月以上。实习内容除了基本的课堂教学任务,还包括体验乡村生活,参与乡村文化活动,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让师范生特别是没有乡村生活背景的学生深刻记忆、体会乡村社会。其次,在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添加、设计有关乡村文化和教育的课程内容,例如乡村文化、人文景观、历史以及特殊的教学模式。基于目前情况,省属或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有较大的概率到乡村任教,因此有必要在其师范生的教育中特别注重地方意识的熏染。当然,我们应特别留意来自乡村社会的学生和对乡村教育感兴趣的非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最后,不论是否属于乡村生源,课程内容是否相关乡村,从情感和技能因素着手,有助于学生将乡村教师作为未来职业潜在的、情感化的选择之一。
3.实现文化认同: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文化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同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活动,文化是人的灵魂,是人们价值观的凝结。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建设成为当前的主体化部分,城市文化占据了优先的话语权,并且作为主流的社会文化引起人们狂热的追捧与向往。相比之下,乡村文化日益失去色彩,包含着几千年农业文化的乡村社会变成了城市建设的帮扶、改造对象,人们逐渐离开养育人类几千年的土地文化,努力进入每一个视为梦想成真的城市。在乡村文化日渐衰弱的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传承者,当进入乡村学校起就面临着主动或被动化离开乡村的境遇。对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来说,提高乡村教师职业认同,重塑乡村文化价值,才是留住乡村教师的根本选择。因为,一旦人们对自己的灵魂文化达到认同就很难轻易改变。从乡村教育中体现乡村文化价值就是独立于城市学校发展模式,在乡村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师生管理等方面突出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内在关系,在乡村学校的发展目标中体现乡村社会的育人价值,让乡村教师“为当下而教”,脱离于与城市学校升学率的比较与追赶,重塑乡村教育价值。 4.确立价值追求:生成乡村教师扎根动力
建设扎实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必然要求乡村教师自觉主动地寻求自身发展。“单纯的外在规训,即使规训力度再大,如若被规训对象本身人格独立且矢志不渝,其被异化的可能性也会大打折扣。”[8]在城市文化日渐蔓延、扩大的背景下,加之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衰落,乡村教师流动的现象愈加普遍,更无法谈起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颁布,乡村文化在此得到重塑与发展的机会,因此为了有效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利用文化融合的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融合是能够帮助人们融入集体的一种方式,在此处文化融合最关键的是培育乡村教师具备深厚的乡土文化素养。其一,强化教师乡村归属感。教师对乡村的归属感依赖于乡土文化,从内心真正认识乡土,体验乡村,理解鄉村,慢慢地接受乡村、接受乡村教育和乡村生活,教师便会逐渐产生对乡村的情感依赖和归属。其二,提高教师乡村责任感。无论是教师对乡村的归属感还是责任感都离不开乡村社会的熏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同样必须注重与乡村文化的融合。特别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乡村教师的责任感不仅在于为乡村社会培育人才,还要为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文化重现繁荣兴盛而服务。只有当乡村教师心系乡村,心怀乡土,关爱学生,真切地融入乡村社会,为乡村教育着想,为乡村文化奉献,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乡村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建设起来。
5.建立荣誉制度:留住乡村教师的可能之策
从社会人视角看乡村教师群体也许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9]。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一样需要物质层面手段来激励,以提高教学热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肯定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因此,建设一套制度化、人性化、多元化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是当务之急。第一,逐步完善乡村教师休假和培训制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保障培训时间、质量充足,为之提供完善的支持和服务。另外,在一定的职业发展阶段必须享受1年的学术提高时段,保证乡村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第二,荣誉获得制度。从2016年,我国就对任教多年的乡村教师实行荣誉制度。乡村教师待遇水平提高和职业荣誉感是推动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有力举措,形成“留得住”的良好局面。第三,舆论引导制度。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社会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舆论的优势,激发乡村教师的乡土责任感与表达权,以舆论为引导,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呈现出最真实、积极的形象,成为社会大众支持与赞赏的职业,让乡村教师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 唐松林,姚尧.乡村振兴战略中教师的使命、挑战与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7).
[2] 刘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本属性、特殊性及其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3).
[3] 单莹.湖南农村特岗教师的现实困境及突破[J].当代教育论坛,2015(04).
[4] 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5] 张布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难——一项基于中西部五省区乡村教师队伍的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8-7-10.
[6] 张松祥.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
[7] 刘丹丹,唐松林.论城乡教师知识权力的不对称性:支配与依附[J].当代教育论坛,2014(04).
[8] 王鉴,苏杭.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7(01).
[9] 彭冬萍,曾素林.社会人视角下乡村教师激励之可能与可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6).
[作者:孔养涛(1976-),男,陕西兴平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2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