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教师教育惩戒权。根据《意见》,教师在教育中行使惩戒权将得到有效的保障,促进教师通过合适的手段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政策的发布给大众及教育工作者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行使惩戒权的可行性及规范性。
大众对于教师惩戒权的关注,一方面出于对新时代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也牵涉到一个思考:当代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中,“惩戒”“批评教育”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符合当代法治社会对公民,尤其是新一代年轻公民的要求。这涉及学生身份认同意识在社会大众及专业教育工作者中的理解及接纳程度。
一、对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
1. 父母对于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及表現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较高的学历,进入社会能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获得较为体面的工作及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甚或表现情况均是父母十分关注的内容。因而,子女的学生身份认同在父母的理解中,更倾向于“表现、成绩优于他人或高于一般水平”这一类具有比较性质的定义。“好学生”“乖学生”的评价更有利于家长积极认同子女的学生身份。而学校德育教育中关于家国情怀、情感表达或其他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家长更倾向出于“完成学校及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为子女准备,“有则可”的想法普遍存在。
一旦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落后于一般水平,或出现与普遍学生不一致的现象时,家长则开始怀疑及否定子女的学生身份,逐渐出现脱离学生身份判断子女行为的现象,并以成人的行为准则要求子女做出改变。这种家庭教育容易出现因学生无法在学校学习中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恶化其在校表现,导致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亲子双方产生消极情绪(失望、怨恨等),甚至激化矛盾。
2. 大众对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及表现
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外界对学生的关注更多元,如中小学生“减负”与应试教育的权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心理健康发展逐渐受到外界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具体成果展示,现代社会产物与传统学校教育的碰撞(如平板电脑及手机能否进入学校、怎样引导学生早恋问题等)。外界关注的热点着重在具体的学校教学政策与措施的落实,对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更倾向于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征”,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一部分,他们的身份与行动是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社会对教育的监督及关注使学校教育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对教育的愿景,但也反映出这种愿景与现实学校教育目的的碰撞而产生的深层思考:学生身份需要与时俱进,但学生身份更需要符合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定义,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习得社会生产累积下来的社会经验,从而掌握必要的社会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教育与时代接轨,学生的身份认同与社会接轨是需要区分先后顺序的,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渐进。这会造成社会大众对学校教育措施的恰当性提出质疑的声音。
3.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
“学生”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研究机构里学习的人;弟子对教师或前辈的自称。”这一解释提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而与“学生”这一角色对应的是教师或前辈,即在教育场合下,“学生角色”需要从特定的活动下与特定的人群接触,学生本人才能得到全面的身份认同。“学生角色”在《辞海》中的定义为:“相应于学生的社会地位、身份的被期望的行为。如尊师守纪、努力学习、关心集体。”故学生的身份认同,是学生本人通过在特定的人群(教师、长辈等)的指导下实践其主要任务(学习),并达到该身份被期望的行为准则,我们才能称之为学生的身份得到认同。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学生身份认同的主要判断者与影响者,其对学生的身份认同的标准更为细致与严谨。针对初中学生尚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校教师多采取激励教育机制与适度的惩戒教育配合,使学生明白应该在集体中如何生活与学习。因而,教师对学生身份认同的理解与判断,更倾向于是否达到集体生活所需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应学科学习所要求的标准。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标准是规则、标准,如《中学生守则》《新课程标准》等,这些判断及理解都是量化的,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及对学生身份履行的程度差异化。
4. 学生个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作为本体,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知晓需要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教师及家长对自己学业上的期望,另一方面自己也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这种集体生活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包括知识、本领、友情、眼界、人际交往准则等无法用标准来衡量的期望值。所以不难发现,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追求:成绩好的学生在不断通过努力使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人际关系好的学生喜欢课后与不同的同学进行交流;即使学习较不理想的学生,出于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学困生”的水平,通过新潮的造型、紧跟潮流资讯等方式,达到对自己身份的期望值,实现身份认同。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
1. 学校教育与学生身份认同感的形成的关系
既然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来自于特定场合(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与特定的人群(教师或长辈)接触才能形成身份归属及认同感,那么学校就是主要赋予学生这种身份认同感的角色及场所。故学校教育的底蕴应该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及发展趋势,具体的教学措施及方法应该做到奖罚分明,使学生通过在学校教育习得明确的是非观念来参与社会事务,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来支撑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期待,通过详细而循序渐进的校园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及期待,也令外界通过学校的教育措施及活动,知晓、认同学生所具有的身份,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然,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除受到学校及教师的影响外,也会受到来自家庭教育及自身性格的影响。和睦的家庭关系、家长正面的教育作用及自身良好的性格,会使得学校教育在增强学生自身身份认同自信感的过程中更有效,使学生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做到积极、自信、不卑不亢。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性格中的缺陷及周遭环境对学生的打击,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使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感,学校活动参与度低,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存在感低,甚至出现完全放弃自身学生身份认同的行为,如逃课、辍学等。 所以,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除了要应对学生本人的意识培养,还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尽力将学生的身份认同感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甚至社区、社会,形成学生身份认同感的良性循环,使学生通过满足身份的期待而产生自信感,继而启发学生对自身家庭身份、社会身份的认同感,使学生的后续身份认同得到比较合理的展开。
2. 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知识面、人际关系、价值观架构上。首先,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保证了学生通过知识的累积来判断社会及自身的成长,参加各项校内外课后活动实践则使学生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即社会经验),从而体验因学习及学生身份带来的成就感,对自身的学生身份得到认同及肯定。其次,学生通过参与学校内的人际关系互动,自身言行有了他人的对照及评价,学生进行内省,形成更为符合集体生活的行事准则及更贴合学生身份的言行,塑造出能适应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面影响。再次,通过前两者的交汇,学生的价值观得到塑造,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及其运作准则有了清晰的了解,教师通过一定的惩戒手段适当纠正学生价值观的偏差,防止这种偏差蔓延,造成不良影响。
在初中阶段学校的教育手段中,除了主要的激励机制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惩戒措施,以提醒学生身份的认同不仅仅来自于获得成就感及自我愿望的实现,还应该坚守社会道德伦理底线,及遵守社会规则,如果打破规则,应有惩罚性弥补。学生既然是集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也应是这个身份需要履行的责任之一。《意见》中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则给学校教育针对提高学生身份认同感的教育措施带来比较全面的解读和认识。惩戒权具体的执行才应是外界一直关注的学校及教师坚持“教育为主”的方式。
初中阶段,学校教育对学生身份认同感的培养和影响,实质既要让学生有对自己身份有自信心和期待感,也要敬畏及遵守社会及集体的规则、纪律。一味只强调某一方面的教育,这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
三、结论
社會各界对学生抱有极大的关注及期望,如何通过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融入社会、不断成长,是社会,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学校教育通过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旨在给学生指明方向,也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凌.“学生身份”的社会学思考[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0):64-68.
[2]张军凤. 学生的身份认同[J]. 中国教育学刊,2012(08):43-46.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8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