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创新竞赛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鸿雁 宋方舟 李梦伟 杨雨润 张文雅

  [摘 要] 创新创业素质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综合专业素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必要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研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想象力、创新能力的支撑力量。该文致力于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科技创新竞赛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 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260);2017年度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
   目(2017JG020)
  [作者简介] 马鸿雁,女,河南焦作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消防
   教学与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3-0091-03    [收稿日期] 2019-11-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政策背景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可忽视。创新创业教育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综合专业素质教育,是“创新驱动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探索并建立起创新型教育体系,在教育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做出分析,使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動创造性和实践热情。
  一、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阐述
  (一)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教育一直都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何为创新呢?顾名思义,创新就是抛弃原有的旧模式、旧思想,开创一个全新的事物。创新创业是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创造一种新思路、新模式的创造性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灵魂,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创新才会创造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推动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1]。
  (二)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要的教育之一。学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践行,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想象力、创造力、跨学科的系统思维,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创全方位育人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争取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达到产学研用的目标,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二、高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机制现状分析
  (一)学校创新创业体系不完备
  1.缺乏完整的创新教育体系。(1)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体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枯燥,一般采用“学”与“考”结合的模式,很难做到使学习的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常使学生学了知识不知道如何用,千篇一律的教学使学生产生精神疲劳状态,厌学甚至弃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运用热情和主观创新性。(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多数创新创业教师属于兼职,缺少一线的实践经验,也没有全面的调研,这样的教学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3)课程设计不尽合理,教学还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尝试,属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教学质量与效果必然受到较大影响。
  2.创新创业指导、扶持政策不完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各学校都出台了创新创业指导、扶持政策,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扶持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其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等现象也十分严重。例如,就某校当前的创新教育来讲,主要是模仿其他学校的课程建设以及成功的案例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缺少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的考察。此种形式,只是为了迎合应付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实际上并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适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3.创新创业中心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建有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场所。然而,创新创业中心的管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创新创业中心只是为学生提供了场地,入驻后的管理比较混乱。未能实现对项目进展情况的追踪,也没有对日常创新创业的规范与指导,以致未能形成“创意—创新—创业”完整链条,导致大多数项目半途而废,甚至有的学生将创新办公室当成了自习室,不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二)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理清现存的主要问题。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缺乏创新意识、欠缺跨学科与系统思维、创新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原创性学术成果缺乏等方面。大部分学生把目光聚焦于考试,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对知识的转化与应用缺乏思考。而且很多创新想法缺乏很好的实践,刚开始萌生的创新热情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渐渐消退。被家长或者长辈灌输创业意味着失败的理念,渐渐产生恐惧心理。
  三、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一)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创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建设一个“研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评价分析—改进方案”的闭环持续改进教学体系。学生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并应用到实践中。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特色课程,形成学生、教师、企业、校友等共同参与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持续改进体系,构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2-3],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学习平台。   2.丰富师资力量。加强指导教师培养,能够很大程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减少创新教师的数量,增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止局限于校内教师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加大让学者、校友、创业者等相关人员走进校园[3],与师生交流经验,并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使得教师队伍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汲取先进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型卓越人才。
  3.改进考核方式。传统课程的考查方式一般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应对考试,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在传统考查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实践考查,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完成一个创新创业作品的初步框架,由教师通过完成内容与质量进行评定,形成“学—用—考”的考核模式[4]。
  (二)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要想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和剑桥大学的科技區对此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鼓励校企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经验,实现长期有效的合作互动。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融合。经常举办校级创新创业类的比赛,使学生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思想越来越活跃。同时利用各个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增加学生社会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创业能力。
  (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在整个校园内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活动,开展创新创业主题周活动,宣传创新创业扶持指导政策和创新创业优秀代表的事迹,使创新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么其他需要可能变得似乎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后”[5];但是只有物质刺激是不够的,“人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努力”。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举办新生入学教育科技节,展示学生科技成果、创意作品;支持院系举办名家风采讲坛,开拓学术视野;打造科技创新载体支撑平台、创新环境建设平台、科普影响传播平台。此外,鼓励交叉创新;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四)构建创新创业奖励机制
  学校构建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对取得创新创业成就的学生给予奖励。设立科技创新奖,加大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学生的奖励;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对学生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建设跨学科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为一体的专项奖励模式[3]。
  四、结语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改革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本文提出以科技创新竞赛为驱动,全面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实践热情,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曲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2):175-176.
  [2]赵莎莎,李萍.“互联网+”视野下以专业竞赛促进大学生双创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9):144-146.
  [3]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4]武建华,方科,张元标,等.“竞赛+科研”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6):51-52.
  [5]高学金,张艳琴,雷婷,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2019(02):60-62.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MA Hong-yana,b,c,SONG Fang-zhoub,LI Meng-weib,YANG Yu-runb,ZHANG Wen-yab
  (a.Na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Safety Engineering;b.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Safety and Fire Fighting Virtual Simulation in Henan Province,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aozuo,Henan 454003,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 necessary and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which is also the necessary qu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dapt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ly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lea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create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and application".It is the supporting force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creative imagin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This paper,as a research of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and puts forward a system fo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cultivation path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7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