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能力本位”理念渗透到电工教学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沙燕
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课程,一般还是以传统学科型的专业教学为主。基础课和工艺课以讲授理论为主,实习实验课以学生动手为主。近几年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中职招生的对象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毕业生。他们希望通过学习系统的技能,掌握一门专业,但是学习电工理论课程却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一、定位师生角色,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引导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能自己提出问题,可以改变知识的思维定势,消除学习上依赖的心理,从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过程,有利于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其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闪烁着思维的光芒。我们要正确地调节和引导,应当把学生的质疑归入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中去,这是对我们教学策略和教学综合素质的一个根本考验。我们要从学生的质疑开始,抓住要点和难点,把握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线路”教学时,在黑板上画出课本中的线路图,并给他们分析工作原理,但没想到效果很不理想。对于y――△降压启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虽然它们有不同的线路,但是却很有实用价值。于是利用它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决定让学生以探究和质疑的方式对Y――△降压启动线路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得出这样的步骤:①写出控制的相关要求,当a启动时,KM,KM3、KT得电;当b正常运转时,KT作用,KM3先失电,KM,后得电。②由学生独立完成控制电路图。③各小组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从中给予指导。④选择一个典型的线路,当然不一定就是一个完整线路,在班级进行交流发言,对出现的疑点问题通过分析共同解决。⑤最后进行线路安装,通电实验演示,看接触器和时间继电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同学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力争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当前相当一部分的中职生在学习习惯不好,能力很差,加之长期以来较多地受到老师的责备和歧视,缺乏对学习的自信心,当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感觉很是困难,例如。在教学基础课程《电工基础》中的交流串联电路一节中,先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电路中各电压有效值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真实的感知,再根据实验数据,用相量图来分析各电压有效值之间的关系,最后用实验数据来验证公式,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懂得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通过用相量图进行正弦量的加减,这是研究正弦交流电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把相量图分析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通过正迁移的学习方法,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利用PowerPoint、Director制作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教学媒体和更多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各种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PowerPoint Director功能,把原来的《电工基础》以及《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板书、推导过程、作图方法等,制作成教学课件。这样不仅可以在文稿中书写、作图,还可以穿插一些动画,甚至引人其他应用程序。形成板书规范、大方美观,再配上声音,让本来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电工基础》中的相量制图时,就像在黑板上一样,把详细的电路画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引入元件,最后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利用工作台EWB实验教学。EWB界面形象,操作简单,而且是采用图形创建电路的,这就给元器件提供了理想模型,所以很适合电子电工课程的实验。应用EWB来对电路进行实物模拟,不仅能验证《电子技术》的电路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标准,也通过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给电路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电子电工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而EWB就可以弥补实验仪器缺乏等带来的不方便,还可以排除原材料损耗和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学习内容,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学中通过电路仿真实验,学生能熟悉各种常用电子仪器的测量方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很快,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电脑走进企业和家庭,更多的部门和行业都启动了信息网工程。学生进入企业就业,各种设施都是网络化操作,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他们今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的力度,切实有效地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使学生毕业后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3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