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但它坚持了自身的品格,不是德育的附庸。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理想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快乐成长、体验成功,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和谐共振 因势利导 移情感悟
语文新教材和新课标,加强了人文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这让人感到: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更是关照社会、关照时代、关照人生、关照自我的窗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师生教材,和谐共振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作品写得动情,教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杜甫《望岳》中描绘了泰山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流云、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溅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与学生一起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让学生从网上学习《钱学森》,从文质皆美的人物传记中,从他一生的事迹中,感受科学家的伟大创造与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时期国防增强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合时适度,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宣泄,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
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呢?他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而这个同学提出的“愚公搬家”体现了针对实际灵活机动的观点,这种求异思维也是可取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三、移情感悟,寓教于练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而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
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意境,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
(作者单位:齐河县教育局教研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6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