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与影视字幕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文文
摘 要: 作者运用文化翻译现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关键词: 文化翻译观 影视字幕翻译 指导意义 文化因素
一、引言
电影、电视是以影像为主,声画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电视不再受国界的束缚,大量的外国影视片涌入中国市场。例如:《老友记》、《绝望主妇》、《阿凡达》、《2012》、《爱丽丝漫游仙境》、《尖峰时刻》、《犯罪心理》、《生活大爆炸》、《吸血鬼日记》等。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外语影片不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影视字幕翻译便成为决定影视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顺应该趋势,影视字幕翻译渐受重视,其中如何处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已成为我国字幕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多年来,由于译者素质参差不齐,翻译作品质量难以保证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影视翻译质量,加强管理监督是译者与有关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化翻译观的有关理论,从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翻译过程中应侧重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影视字幕翻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翻译观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指导意义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再把翻译看做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是把它看做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
巴斯奈特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由此可见,“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文化翻译观跳出了传统翻译方法中以语义为翻译目标的模式,“从理论和实际上促进整个文学翻译,如诗歌、戏剧、影视翻译和诗学规范的形成”。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但它不同于单纯以文字出现的文学体裁。影视作品是以影像为主,声画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其翻译语言在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有更高要求。影视翻译的即时性、通俗性、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影视翻译的准则和方法,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努力照顾其语言水平,满足观众的需要。就是说只有在观众的接受中影视翻译才能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总而言之,目的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英语影视作品中有许多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语言,它们为汉语文化所不知,甚至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就出现了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一般说来,与其他文学翻译形式一样,影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较难把握的。在影视翻译中对于文化因素如何进行处理是翻译工作者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
三、影视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国外的影视作品反映了作品本国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这些影视作品可以为我们提供鲜活的语言场景,从中感受他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哲学体系等。在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造成了翻译的困难。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成了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且影视字幕翻译受空间、时间及口型等因素的制约,使文化信息的处理问题更加棘手。所以,凡是直译无法使观众立即听懂的信息,通常采用意译,实行归化式的翻译,以及时有效地传递译文的文化信息。
美国历史上最优秀、播放时间长达10年的电视剧《老友记》中有一句这样的话:“Yes,yes,we did,thanks to Vidal Buffay.”找遍美国的文化史,你会发现“Vidal Buffay”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国文化。“Vidal Buffay”如果翻译成“维达布菲”那就非常外行。美国人都知道“Vidal”就是指“Vidal Sasson”,他是20世纪全世界有名的美发大师,他的剪发手艺非常惊人。这里的美发师“Buffay”的手艺也非常好。所以这里应该采用归化策略,将“Vidal Buffay”翻译成“布菲美发大师”。
又如,1993年由美国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拍摄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男主人公阿甘和女主人公珍妮从小就结下深厚的友谊。阿甘视这份友谊为自己童年的快乐,是自己儿时最快乐的事。阿甘说道:“For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together.Jenny and me like peas and carrots.”“peas and carrots”,直译为“豌豆和胡萝卜”。如果将阿甘的这段话按异化策略翻译为:“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一样。”中国观众会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理解“豌豆和胡萝卜”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豌豆和胡萝卜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一起搭配在人们的饭桌上,可以说形影不离,所以“形影不离”这个在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词很恰当地表达了原影视的意思。这样,这句话就应该采用归化策略翻译,将它译成:“从那天起珍妮和我就形影不离。”
2009年12月18日首映的《阿凡达》登陆中国之后,掀起了电影收视狂潮。影片是詹姆斯・卡梅隆继1997年《泰坦尼克号》之后历时十余年精心打造的史诗巨作,不论是宏伟壮观的场面,还是全新的视觉冲击,都让观众饱览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影盛宴。其故事内容丰满,饱含各种西方文化因素。该电影字幕是如何浅显易懂地传递其文化内涵,吸引观众眼球,成为字幕翻译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共同探索话题。
例1:You could step into his shoes.你应该接替他的工作。
“step into one’s shoes”是一句习语,但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所以采用归化策略,译为“接替他的工作”。
例2:Look at all this fresh meat!看看这帮菜鸟!
当新一批的士兵从地球上被送到潘多拉星球时,老兵称呼他们为“fresh meat”。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译为“菜鸟”理解更容易些。
文化翻译观与影视字幕翻译密切相关。影视字幕翻译处理文化因素时,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既要考虑本国观众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又要尽量传递原语文化信息,选择符合影视字幕翻译特殊性的方法。好的译者应该架起目的语观众与原语文化的桥梁,促进各国间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Andre Lefere.TransIation History and CuIture[M].London:Pinter Publisher,1990.
[2]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eg,1991.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5]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3):22-24.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309.
[7]赵培毅.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影视翻译[A].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323-329.
(作者系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在职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8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