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几点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勇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与“理解、体验、领悟”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凸显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孕于这些语言实践活动。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为朗读训练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观强调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伙伴,使学生享受愉快的课堂生活,并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努力塑造自己成为学生所喜爱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
  1.评价激励性。当学生对内容感悟后,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教师要给予充分赞赏。当学生读错、读得不好的时候,也要从语言上给予鼓励 “慢慢读,看仔细,再读一次试试”“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你如果再读一遍,一定读得更好” ……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读书,乐读书。
  2.形式多样性。在朗读形式上,根据朗读的内容,灵活采用自主练读、指名读、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领读、角色朗读、教师参与读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朗读、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并提高自己朗读的自信心。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为朗读训练提供新思路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识朗读的重要意义,告诉学生:不读,就无法熟悉、理解、感悟文本,借此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在练习朗读中,却常常感到枯燥乏味,了无兴趣,读起来懒洋洋的,更谈不上“流利、有感情”了。
  随着多媒体步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作用,利用配乐、配像、配音等形式的朗诵,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措施。余音绕梁的情境会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朗读对朗读者本人和听众,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的感受着春光”一段时,播放小提琴曲《沉思》,让朗读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朗读,学生再配乐朗读。宁静悠远的乐曲意境,令学生如临其境,遐想、陶醉、沉思翻涌,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教学《日月潭》一文伊始,播放日月潭风光视频和配上音乐的范读,婉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把孩子们带进了旖旎的风景之中,又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多媒体的运用加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欣赏方面的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朗读的音韵美、节奏美。在学生体会到朗读的美妙之后,就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落实朗读实践指导,培养朗读方法、技巧
  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提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真正做到这点,就需要在朗读教学中授学生以“渔”――掌握朗读的外部技巧,更要授学生以“渔场”――提供朗读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的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如:教学《学奕》时,指名学生初读后,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再范读,读时注意停顿: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檄/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读后启发学生: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能这样读吗?学生再练习朗读。学生朗读时只有做到字正腔圆、停顿正确,才能读得流利、读出感情。
  教学《西门豹》一文“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一句时,在学生朗读后,教师质疑:为了强调时间该怎么读?为了强调主要人物该怎么读?为了强调地点该怎么读?教学《太阳》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太阳“热”,教师范读时突出:大火球、6000摄氏度、2500倍,然后让学生评价:老师怎么读的?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在评价中理解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同一个句子,在朗读时为了强调不同的意思,突出的字词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了。
  不同题材的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学生朗读时语气、语调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读《燕子》愉悦轻快,读《桂林山水》深情赞美,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内心悲痛、深切缅怀,读《凡卡》时低沉、悲痛,或低声沉吟,或铿锵有力……
  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实践,在朗读时自然能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还能使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更上一层楼”。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一手段,运用多种方法把它转化为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这样,一副晨钟暮鼓,书声琅琅,洋洋盈耳的美丽画卷就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3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