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三要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难点;是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的练习题。应用题往往是农村大部分学生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从多年教学中摸索出一点规律。从以下三方面教学,学生觉得学起来轻松愉快。
1 要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
灵活利用知识迁移能在教学应用题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习的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教师灵活机动地利用学习迁移的客观规律、促进学习的积极迁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譬如:要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机公式,就先在黑板上有目的地出点,已知半径、直径、周长计算圆面积的练习题和已知长方形的长、宽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算一算,再拿出一个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在课前引导学生自己用薄纸过错做一个这样的学具。启示学生仔细观察圆表面有几个圆?它的侧面展开时是一个什么图形?让学生想想,就有学生会说出圆柱体表面有2个圆,它的侧面展开时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周长。这样很快的推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高+2倍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一演示一推算学生既牢固地掌握了原有知识,又巧妙地弄懂了新知识的来龙去脉。
2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表现为在思考问题时,遵守逻辑规律推理合乎逻辑规则,论证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解题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解题的技能,技巧,指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质疑、解疑,多方面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如教学小学六年级教材中一道题:“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数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要求用四种方法解)。教学这类题我就引导学生复习一些有关的知识。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倍,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通过复习启示了学生解题逻辑思维,让学生自己从多方面创设解决此题的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找到了解题的方向。
3 要设置解题的兴趣
兴趣设置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掀起认真思考,从多方面解应用题的强大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整天处在愉快的心境之中;而不是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其次,有趣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浓厚情趣的活动中。兴趣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每当要教学应用题时,就根据年级的特点和应用题的种类。设置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诱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抓住题中的数量关系,由什么条件可以推断到什么条件,再由什么条件与什么条件可以产生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最终达到正确、合理的解题结果。比如:教学一册应用题时,教材中出现一张小动物的档案
动物 考虑 梅花鹿 小象 猴子
数量 6 8 5 9
要求看档案想一想,根据想的问题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计算出来。
教学这样的题,我就分别让6个同学帽子上各贴一张考虑图,8个同学帽子上分别贴一张梅花鹿子图,5个同学帽子上各贴一张小象图,9个同学帽子上分别贴一张猴子图,分别扮演老虎、小象、猴子。
考虑与鹿子一共是几个?
小象与猴子一共是几个?
老虎比鹿子少几个?
……引导小朋友互相交换位置,同学们想出了许多合理的问题,列出很多合理、正确的算式。这样即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0多年来我经常按照上述三要数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突破了学习难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17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