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希林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可以说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生物学作为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本身又是一门不断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生物课中用科学家的生动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等来源于生物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讲述科学家开展研究的生动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遗传基本规律”时,首先从孟德尔选豌豆进行科学实验讲起,使学生从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中受到启发,认识到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关键。学习“生长素发现”时,按照科学家的思路一步步引导,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的结论,又教给了学生获得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科学家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生物进化学说”时,不仅讲述现在普遍接受的现代进化理论,而且还向学生介绍目前尚有争议的“中性学说”,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知道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生物课中介绍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穿插最新科技信息和形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讲无性生殖时,联系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绵羊“多莉”;讲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介绍我国在培育转基因动物方面取得的成就、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教学中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不忘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都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求知欲和创造的欲望。
三、生物课中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勇于探索的品质
创新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事生于虑,成于做。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别出心裁,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未言,敢做别人未做,不迷信权威,不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框框内的创新品质。有同学提出“根还能恢复到实验前的无色吗?”我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经过大胆猜测、实验,最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一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经主动运输被吸收到根细胞内,故不能通过交换吸附使根的颜色恢复到实验前。教师对于这种勇于探索的做法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四、生物课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应集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克服采取单一注入式教学模式,要想方设法诱导学生把知识广泛迁移,对问题进行全面观察,多方向、多途径、多角度思考,促进学生由定势思维向发散思维的转化。善于把课文中一些重要物质、重要的生理过程、图解以及反应式等作为发散源,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比看谁想到有关知识点多。
教学中,注意设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想问题,也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学习蒸腾作用意义时提出,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么有无水往高处流的情况呢?讲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时,提出“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出来,是不是也呈金字塔形?若是,有无例外?”讲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时,联系糖醋蒜的腌制,提出醋是细胞不选择吸收的物质,蔗糖是大分子,也不能进入细胞,那么,为什么腌制一般时间后,却成了糖醋蒜?
五、生物课中利用好奇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学习性别决定时,提出“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有的发育成男孩?有的却发育成女孩?并且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人口普查结果看,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1?引导学生探索性别是如何决定的?学生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探索。在搞清性别决定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引用一则消息“某地有个女人村,该村妇女所生孩子全为女孩”更进一步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及积极探索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学生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结论:是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含Y的精子不正常的结果。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教师肩负重任,必须从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首位,在“创新”二字上狠下工夫,大胆探索,勇于寻求科学的培养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4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