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课为主渠道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理晋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用好资料,培养科学的态度;创设情境,激起探索的欲望;鼓励质疑,开发探究的潜能;联系实际,鼓励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 探究 潜能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培养科学的态度;激发探索的欲望;开发探究的潜能;鼓励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用好资料,培养科学的态度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缺乏合适的载体,教育势必流于一种空泛的说教。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在编写中“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蕴含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因素的教学内容”。
如在学习“宇宙”单元时,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强调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科学发展历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中的新成果,更是极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能够使学生从中陶冶思想情操,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中的科学资料,有很多真实地展现了科学发现途径中的艰辛,科学家们对科学的价值态度、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对社会尽责的高尚情感。这些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丰富事例,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洗礼的良好素材。
如在学习“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时,组织学生阅读“教堂里的‘摆’”,了解在迷信窒息着科学的1583年的意大利,17岁的伽利略在细心地观察教堂里的挂灯微微晃动中,产生了有关“摆”的问题,由此开始研究“摆”的规律,并想用“摆”来指示时间。但是,科学被宗教压制,他由于从事科学活动遭到了教会的迫害。到1636年,他已经双目失明,还向荷兰政府建议试制摆钟。
二、创设情境,激起探索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一杯米和一根筷子,说“同学们,你能用筷子把这杯米提起来吗?”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相互私语,几名学生上来尝试:把筷子插进米内,没有提起杯子。老师将杯中的米压紧,然后手提筷子,杯子被提起来了。学生非常惊奇、赞叹。老师说:“杯子提起来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的导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矛盾和问题之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自发的兴趣,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这样,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
三、鼓励质疑,开发探究的潜能
“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起点。“疑”可促思又必须会思考,正如华罗庚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
如在教《浮力》一课时,需要研究物体上浮的原因,我不是急于让学生得出结论,而是先提供给每个小组两个水槽,让同学们放大半水槽的水,分发给他们泡沫、橡皮泥、木块、鸡蛋、乒乓球等物体,让同学自己设计试验研究观察物体上浮或下沉的原因,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全体学生弄清原因的劲头。于是,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时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我发现了乒乓球浮上来。”“我发现了木块和泡沫也浮上来。”“我发现了橡皮泥和鸡蛋沉下去。”……这时我要求全班同学再观察,动手做一做,有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索,进行认真的比较思考,从而得出“物体上浮的原因”的正确结论。
四、联系实际,鼓励解决问题
科学实验如果仅仅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生知识,有些令人遗憾,应该将兴趣、知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做”,就能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课堂气氛很好,同学们都积极动手,大胆发表意见,通过实验了解了杠杆的作用。为了使学生更透彻地、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它,在进行课堂实验的基础上,我干脆将学生带到室外,先让学生亲自动手搬一块大石头,再运用杠杆原理用棍撬石头,在事实面前学生对杠杆能省力的道理理解得更深了。接着又趁热打铁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起钉锤、剪刀等生产工具进行操作,再让学生说说用力的感受,讲讲其中的道理。在这样自主参与的实验中,学生不仅深刻地领会了杠杆的应用,而且联系实际,把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这样,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郎盛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2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