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会莲
摘 要:本文肯定了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论述了结合的具体做法――找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最佳契合点,并结合语文教学的实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教书育人 倾向 有机结合 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
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将教书育人结合到一起,将德育和智育有机统一呢?
我认为,这两者的结合应该放在课堂上。简言之,老师要努力地寻找自己学科的教材内容和德育工作最佳的契合点,备课的同时备德育。
因语文学科的独特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绝对是可行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施行德育极具价值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尤其是优秀的作品,他们深刻的思想内蕴常常隐含在艺术形象之中,具有极大的混沌性和模糊性,所以对他们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它们的思想价值往往是无穷无尽的,是常读常新的。对这些文章,语文教师一定要从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角度引导学生作有价值的思考阅读。让学生独立思考,成为思想的主体,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它转换为自己的人格、精神。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尝试着挖掘语文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寓教于教,施德育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譬如,我在教授必修二“珍爱生命”这个板块的时候,刚好当时苏州新闻夜班车里刚播出一则关于本市一名高二女生因为从重点班转到普通班后情绪低落,几天后服毒身亡的消息。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材料中蕴含着的珍爱生命的德育因素,可以跟这个模块的教学统一起来。所以我在导入时先引用了这个材料,然后我又给学生出示一系列关于中学生自杀的数据。听说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惨事,看着庞大的数据,同学们一个个都瞠目结舌。看着大家已经被我引入了教学的情境之中,我便适时地提出请大家就中学生自杀一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这些轻生者对不起父母,有的说学校是元凶,还有的把原因归结为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合理,也有一些学生从自杀者本身找原因,提到了心理因素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在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后,我请同学阅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有问了一个问题:“海伦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人,她遭受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幸,可她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不幸的生命的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开了:“她比常人更坚强,她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生命啊,她那么热爱生活,在一个盲人的想象世界中一切竟是那么美好,海伦的心底是有荷花的。”“不仅如此,她还有善良、博爱的品格,对一个盲人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我看时机已经成熟,便又问:“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因为失恋而自杀,因为同学关系不好而自杀,因为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自杀,因为调了个班级就自杀,甚至只因位不会洗衣服就自杀的中学生,你有什么想对和你一样正处于花季的同龄人说的吗?”“我想对他们说:和海伦的不幸比较起来,我们受到的这点小挫折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轻易地放弃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呢?”“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生命充实、精彩!”从同学们激动的声音和闪闪发光的眼眸中,我读出了他们真切的感悟。
当今开放的社会,迅猛发展的经济势头,百花齐放的文艺思潮,对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毋庸讳言,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也夹杂着泥沙。有些人对个人利益看的重了,重利忘义似乎变得正常了;争名逐利,标榜自我成为时尚了;“缺心眼”“傻子”成了舍己为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了……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行为或多或少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去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尽量减少这些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能的材料比比皆是,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我在教必修四“英名与事业”这一模块的时候,引导学生以马克思、马丁・路德・金、孙中山等伟人为楷模,学习他们以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甚至是全人类的利益为重高尚人格。在教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板块时,我又把对学生进行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教育融入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做个有心人,我想你也一定能从你的学科教材内容中找到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的契合点。也只有如此,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沦为口号,我们教书育人的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取舍得法 张弛有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63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