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就此,谈谈笔者的浅显认识。
  一、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家创作是对生活的复现,是将生活记录为文字符合;读者欣赏是对生活的复归,是根据文字再造生活画面。但受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中学生在欣赏文字作品时,往往难以发现和体会其间的意境之美。正如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用自己的想象去接触作家创造的优美、新颖、深邃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生动、真实、美好的生活画面而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这样,学生一旦发现了美,就能受到审美的熏陶。
  如在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民》一文时,笔者采用这样的形式展开:在舒展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运用多媒体放几张乡村生活的掠影,让学生的想象得以激活。教师在旁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解说:有一户人家,住着低矮的茅屋。门前有一湾小溪,周围长满了嫩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相对而坐,操着十分好听的南方口音,一边唱着美酒,一边拉着家常。他们有三个孩子:老大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老二在家里纺织鸡笼,老三是个小淘气,正仰卧在溪边剥莲蓬……这样的意境,很自然能引起强烈的美感,把学生带到美的境界,其原因有三,一是这意境有生动的形象。如小儿“溪头卧剥莲蓬”的模样儿,栩栩如生,很逗人喜爱,充满了童稚的美;二是这意境中饱含着诗人的情感。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有着浓厚的感情,笔下必然涌出深沉的爱;三是这意境还包含着精湛的艺术技术。如那个“卧剥莲蓬”的“卧”字,既含蓄地刻画了小儿的天真神态,又形象地描绘了小儿顽皮的动作。作家运用语言的匠心在“卧”字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样的精心引导下,学生一般都能迅速领悟并体验到作家在这篇作品里所精心营造的优美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审美的愉悦,在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
  再如朱自清的《春》有这段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还眨呀眨呀的。”读了这段文字让你仿佛置身万物复苏,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我们要让学生去感知她、品味她,让学生把她说出来、写出来。在引导学生认知文章的意境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虚壹而静”的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文中意境,感受它的美妙。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及联想美的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一练习题是:“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四、培养学生鉴别理解美的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鉴赏课文中美的所在。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