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的语感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应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毫无疑问,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综合素质的核心。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博览群书,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多从课外精选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用规范的、经典的语言,文学名著等,以弥补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这都是有效的阅读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
   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感培养,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应用和思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