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提高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虎群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同时,运用“问题导学法”既深化了“导学互动”教学,又更进一步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学 互动课堂 效果
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信息相对闭塞,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课堂教学耗时低效。如何转变老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我县教研室主任杨建斌带领他的教研团队,通过不断完善和探究,提出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这个以“导学”为基础,以“互动”为核心,以“反馈”为手段,以和谐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在实施“导学互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利用问题导学法,深化导学互动教学,这样可以使所学的目标更明确,问题解决的更扎实,教学的效果更有效。
“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应体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环节。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归纳和总结,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前预习
1、明确预习目的。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将要学习的知识、达到目标、培养能力等要求都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体会到老师备课的艰辛,更加珍惜听课时间,而且获得了一个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机会,感受到付出后收获的喜悦,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激发,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得到培养。
2、教给预习方法。首先读一读。在预习的时候,先让学生认真的把学习内容读一读,了解教材讲了些什么?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公式做个标记,遇到不明白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讲解时专心听。接着想一想。想想本课内容与以前所学知识之间有没有联系,通过复习达到巩固旧知识目的。最后说一说。同桌或前后桌成为一个学习小组,将大家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各位成员的讨论、查阅、交流、探索,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二、课堂学习
课堂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十分重要。
1、预习效果展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展示预习效果,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去回答,争取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真正达到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参与、始终参与。
2、师生互动。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知道学生哪些问题已经明白,那些不太明白或根本不明白,而且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评价,多鼓励、多引导。对于个别问题先让各小组在一起讨论、交流,然后让已经会的小组推荐一名语言表达好的同学做一回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适时做以指导。对于共性问题,教师一定要 精讲、细讲。要用精练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启发性的引导、发散性的思维和合作性的探究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直到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参与,亲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同学的帮助、老师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都提高。
3、练习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才是学习的真谛。教师设计课堂训练题目时,内容一定要体现所学的知识,难度一定要符合学情,数量一定要匹配训练时间,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训练以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要留给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答案。可以同桌之间,也可以不局限于空间,让学生们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收集意见,为评价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而且能够虚心听从别人的见解和意见,明白自己存在问题和不足,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学生的学习品质、创新精神有机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4、课堂归纳。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课堂归纳是教师的事,让学生归纳,往往归纳不到点子上,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感情。因此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归纳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课堂板书上着手,按照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去挖掘,去发现,去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要大胆地把自己的努力展现出来,不要害怕总结的不全、不准确,只有通过多次的尝试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会是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真正舞台。
三、课后复习
1、明确复习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的抱怨:“明明上课时我也听懂了,作业也认真做了,为什么考试遇到同类型题目似曾相识,却无从下手,或会儿不全。”“这道题老师已经讲了好几遍了,怎么回事考试又不能完全答对?”等等。这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其根本问题就是对课后复习作用的忽视。课后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熟练化和技能化;而且能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掌握复习方法。(1)过电影法。复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去翻阅课本,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像过电影似的回忆一遍,看一看哪些知识能够清晰记忆,说明掌握较牢固,回忆不起来或记忆模糊,说明听课效果不佳,一方面改进听课方法,另一方面及时回归课本查漏补缺。(2)回归法。就是按照课本知识的编排顺序,逐一的去认真阅读课本,特别是回忆不起来,记不清楚或印象模糊内容更应该仔细去看,认真去思考,并用提示性的语言做标记,以便及时巩固。(3)整理笔记法。先认真阅读课堂笔记,从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仔细揣摩,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好反思,将记录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并将笔记中遗漏的补全,错误的纠正,以备今后查阅。(4)查阅资料。在阅读教科书和课堂笔记,对所学的只是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在围绕学习中的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把精彩的内容、精彩的题目及时摘抄到课堂笔记上,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有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促使知识掌握想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3、运用复习规律。(1)要在理解基础上复习。大量的实践证明,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把知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做到上课高度集中注意力,把课听懂,积极思考,有疑必问,当天疑难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2)要及时复习。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习到的新知识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要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及时复习、巩固,能不断强化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3)要经常复习。复习的次数要先密后疏。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间隔的时间要相对短一些,即时说要经常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复习的间隔时间也可越来越长,到了一定的时候,知识就能牢固记忆,不复习也不会忘记了。(4)要有效复习。复习一定要讲究效率,否则就失去了复习的意义。强化训练,不仅可以检查复习效果,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运算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选题目,从所学知识入手,力求针对性强、实效性好、层次感到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训练做出客观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该怎样纠正,还要利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鼓励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思考课堂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方法和科学的管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