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小说细节 解读人物形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梦昀
本文所谈,其实是一个教学细节问题。小说的教学细节,常常涉及到小说文本的重要细节。
细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解读小说人物形象,涉及方方面面。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小说教学方面,我越来越倾向于从细节入手,以细节为重心,带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鉴赏,以期尽可能让学生高效自如地出入小说。本文仅就鉴赏细节描写问题,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解读的捷径、方法和价值。
一.解读人物形象,先从细节入手
关于小说鉴赏问题,温立三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内行人,如沙滩拾贝,捡拾起来细细欣赏,认真玩味;外行人则熟视无睹,弃之如敝屣。”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不重视不清楚细节的价值,也不清楚鉴赏细节的价值,就很可能走弯路,重复低效劳动。
从细节入手,是解读人物形象的捷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故事,描写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活动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具备三要素,并不能成就一部高质量的小说。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成就作品的价值。”
细节即细小环节,是小说中最生动、最鲜活、最传神的人物表现、情节发展和环境特征,是人物形象得以立体化的基本元素。离开了细节,人物形象就注定要走向苍白,走向干瘪;离开了细节,人物的心理注定要失去鲜活状态,人物性格注定要失去典型性,人物命运注定要失去令人信服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一部小说的命运。
二.解读人物形象,方法多种多样
在小说阅读课上,教师要巧妙解读小说人物形象,必须深入了解作品情节,充分把握作品细节,深刻领会作品主题等。教师如果没有下深入研究文本的功夫,就很可能只会依他人教案之葫芦画自己课堂教学之瓢,就很可能唯教参马首是瞻,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个性解读,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细节。
这里仅就小说细节问题谈人物解读的方法。
其一,巧设疑问,以点带面。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为例。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作者写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的细节,短句迭出,一连用了具有强烈速度感的“抢”“扯”“塞”“抓”“捏”等动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康大叔交付“人血馒头”的动作速度是不是该慢下来才好?
(2)“人血馒头”让谁的动作很慢?
问题一出,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越是慢下来,康大叔就越不是康大叔了。特定的身份,特定的目的,特定的场景,决定了特定的动作;特定的动作,决定了特定的性格。有学生立即发现,在对待“人血馒头”的态度上,康大叔和华大妈的对比非常鲜明;但包括康大叔和华大妈在内的许多人,就是没有一个人对夏瑜的鲜血表示过丝毫的敬重。于是,我们趁机引导,把学生从人物性格分析引向小说情节梳理和主题探究上去。如此,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二,大胆假设,探讨主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讨小说主题的历史指向。一部深刻思想性寓于高度的艺术性的小说,其历史指向不仅在于追根溯源,更在于指向现实,指向未来。真正的经典必然是能够活在未来的。
经典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行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细节具体,形象,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阿Q以其典型的精神胜利方式――自欺欺人,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不圆满的句号。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不觉得阿Q可笑可悲可怜?谁不会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谁不会进一步深思国民的劣根性?
但是,这种深思如果仅仅停留在阿Q的失败上,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阿Q正传》的阅读课上,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幸‘阿Q们’真正加入革命党,而且革命成功了,会怎样对待不会画圈的‘小D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先是兴奋异常,觉得有戏看,不一会儿就陷入沉思,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太尖锐,因为这个问题不但直接指向小说的主题――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而且仍然指向现在和未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着意用了“不幸”“阿Q们”“成功”“?“小D们”等字眼,就是要学生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由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的思考。
其三,适当延展,合理创造。
这种教学设计,适合于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高明的作家常常会在细节描写上适可而止,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审美空间,满足读者再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肯动脑筋,恰当地设计一个有节制的假设,人物形象的解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假设一定要有节制,否则,这种设计往往成了画蛇添足,不但无助于形象解读,反而大大削减了作品审美意蕴。
我们在教莫泊桑的《项链》结尾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弗莱斯接夫人的话音刚落,马蒂尔德的眼神该有什么变化?(2)她的手该有怎样的动作?我们设计这两个问题,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通向心灵的捷径;手是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手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具有象征意味。人的眼神和手上的动作,都是一种肢体语言。学生只有结合具体语境,并深入到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方能设计出合理的细节。“合理”这两个字就是问题中“该”字所要求的。如果问题设计没有节制,整个课堂就很可能走向漫无边际的猜想。
三.培养严谨学风,倡导阅读经典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这句话,并不都是合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一生都在写一部有关自己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三省吾身”,正是检视自己生活细节上的得失,矫正自己品行修养上的偏差。是“环保工程”,是“绿色行动”。一个人,若想过上稍有艺术性的生活,若想过上有点品味的生活,严谨似乎就该是他的良好习惯之一。
不过,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是一个一次性消费渐成习惯的时代。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怀念墨香幽微的阅读时代,大部分年轻人趋同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流行阅读时代。这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消费,其消费点主要集中在视觉的感官刺激上,阅读的时间似乎在增加,阅读的空间在扩大。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沉潜涵咏其间的频率将越来越低,思想的深度将因此得不到保证,想象的广度也将因此得不到落实,良好思维的品质的形成期将大大延长,严谨的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期也将大大延长。
中学生有权利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不必横加干涉。但是,他们有一个很明显的阅读倾向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那就是:不爱经典名著,偏爱青春写手。中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远不及新鲜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来得浓郁。如果仅局限于看青春写手的作品,作文成绩将受到影响。中学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给养,无论是80后、90后作家的作品,还是世界经典名著,大家都应该去阅读。重要的是,我们工作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该做些什么?面对这样的阅读现状,我们能不能做点工作,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我们是否该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点示范和引导的工作?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引导(绝非领导)中学生去阅读真正具有历史维度、思维深度、精神厚度、社会广度的经典作品,使他们在高质量的精神旅行中,心境变得美丽、神奇、博大、丰富。
汪梦昀,教师,现居湖北大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