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质疑 深入探究 改进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引言
目前许多地区自一年级开始就开设小学科学课程,这不仅是为了适应科技创新教育的需求,更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的科技文化需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社会,让我们更感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教学的灵魂当属实验教学,它是一种满足学生好奇,激发学生动手去寻找答案的学习过程。实验不仅是科学探究的有效手段,更能通过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综合课程,涉及的方面广而细,编写的实验既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要生活化、简易化,这就难免出现极少数不妥之处。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专业的科学教师,更要有钻研的精神。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科学地处理加工实验活动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科学过程中的现象,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
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理严谨的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成功地开展实验并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一个欠妥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打折扣,还会使学生对实验探究失去兴趣。本文谨对六年级下册《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课中的两个实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对两处实验的质疑分别是“科学讨论会”部分和“铁生锈的快慢”实验部分,并提出四点改进建议。
二、两处实验质疑
“科学讨论会”部分。课本上给出的实验记录单展示的是:洁净的铁钉分别放置在空盘
子、水盘子和菜油盘里,然后每天观察并记录现象,根据现象展开分析,得出铁生锈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是有欠妥的,原因如下:
(一)课本介绍空盘子中的铁钉第四天有点生锈,但笔者也实验了,第四天却是没发现一点锈迹。这与实验者放置盘子附近空气的湿度有关,很难控制学生家庭实验中的这个因素。因此,会导致部分学生实验失败,找不出原因,也无法进一步分析铁生锈的原因,可能还会打击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二)水盘子中的铁钉生锈了,与空盘子中没有生锈或只锈了一点点的铁钉进行对比,学生容易得出铁钉生锈与水有关这一结论。事实是,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共同作用。这时,可能会误导一部分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前置性概念:铁钉生锈只与水有关。
(三)菜油盘中的铁钉没有生锈,学生也只能得出铁钉生锈与菜油无关,很难联系到菜油在此处的作用是隔绝了空气和水的原因。
“铁生锈的快慢”实验部分。课本上介绍了一个对比实验。一组铁钉放置在空气中;一组铁钉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一组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一组铁钉一半浸在盐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此实验现象明显,结论易得出。但笔者认为第二个实验有些累赘,是否可以与第一个实验合并,一起探究完成,简化实验,提高效率。
三、实验改进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找到铁生锈的原因,笔者和学生一起改进该实验,进行探究。
(一)空气中有少量水蒸气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判断空气(实则主要因素是氧气)对铁钉生锈是否有关。基于此,我们改用试管来进行这个实验。先在试管底部放置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一小袋,然后垫上一小团棉花后再放置洁净的铁钉,并在试管口塞上橡胶塞。这样既可以将试管内的空气进行干燥,也可阻止外界水蒸气的进入。
(二)自来水中溶有少量空气的原因,影响了学生判断水对铁钉生锈是否有关。基于此,我们改用刚煮沸迅速冷却下来的蒸馏水,除去水中溶有的少量空气,放入铁钉后,即刻在试管口塞上橡胶塞,阻止空气的再次溶入。
(三)潮湿处的铁钉实验仍按照书本即可。将洁净的铁钉放在潮湿的餐巾纸上,露置在空气中。但是也要间隔一段时间给餐巾纸喷水,防止餐巾纸上的水分蒸发太多。
(四)“铁生锈的快慢”实验和以上实验同时进行,便于后期一起观察和记录现象。
经过以上改进重组,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实验可同时进行,便于观察记录和分析。一周后:干燥空气中的铁钉无变化,浸没在水中的铁钉无变化,潮湿处的铁钉生锈明显,一半浸在盐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最早生锈且铁锈最多。至此,学生对铁钉生锈的现象记录一目了然,接下来的原因分析就显得清晰多了。即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盐水中铁钉生锈最快。
四、结语
科學教学中遇到的各类巧妙新奇的实验有许多,非常值得学习。科学教学中偶尔也有遇到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实验,这时就需要大胆地质疑且深入去探究试验,寻找更好的改进方法。当然,网络发达的时代,也可以分享讨论查阅别人的创意,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也是非常值得借鉴考虑的。如此,才能使教师不断成长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也能更好地体验科学实验的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盛泽实验小学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