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设计理念】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力求实现:“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来自于鲁科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之一。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入手,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①复习甲烷的性质。②从物质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的角度,类推烷烃的结构。③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模式
  (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初步学会从结构推导性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①领略探究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②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机物烷烃结构特点;同分异构体个数的判断和同分异构现象。
  难点:主要是学生对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本章教学再次选择甲烷,主要考虑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因此,本节教学的设计,要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体现认识的渐进发展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学生前面已经具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紧紧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并与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本节可能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课时划分:1课时。
  (2)问题创设:化学与生活,说明有机物繁多和对人类的影响
  (3)内容呈现: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模型展示、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媒体动画。
  (4)方法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模拟、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
  (5)评价反馈:保留5分钟反馈练习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一种或多种评价活动。如:多媒体呈现形成性练习题、课堂同步检测卷、学生自我总结、绘制本节知识结构、列出未解决问题清单、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评价等。
  学生:猜想与假设 制定验证计划进行验证解释与结论,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结合生活认识有机物(实践活动)→复习甲烷性质→甲烷中的原子如何连接?→类推烷烃结构→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2.学与问: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3个和4个C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是否为直线结构?键是否可以旋转?C原子有没有其他连接方式?由于不必涉及烷烃命名,这部分教学可以在学生制作活动中一起完成。
  3.思考与交流
  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己猜想,到黑板上写出可能的连接方式,同时,从C原子的四价原则、同分异构体等角度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
  4.评价和反馈
  习题(略)
  【板书设计】
  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一、引入生活中的例子
  二、复习:甲烷的结构特点;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取代反应
  三、讲解讨论碳原子结构特点―碳原子成键特点―烷烃结构特点
  烷烃(1)概念(2)特点
  四、同分异构现象
  五、同分异构体及其判断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北镇中学化学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