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孩子成长切莫“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凤

  诸如上述之类的镜头在不同的家长身上类似地上演着,这与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有关系。有些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标准往往是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诗以及会不会做算术题等。其实,将小学的内容提前至幼儿园来教,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正如果树使用激素违背其自然生长过程而难以结出甘甜的果实一样,拔苗助长式地催“熟”孩子,到头来孩子难以真的“成熟”,更难以成功。
  家长不妨看看这则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妈妈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就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乌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案件以幼儿园败诉而结束,这位母亲获得1000万美元的赔偿。
  这则案例启示家长,不仅不能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小学化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敢对进行小学化教育的幼儿园说“不”,并积极配合幼儿园正规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曾指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如把人生定义为长跑,比的不是起跑,不在于起点的“暂时”领先,而是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好性格、好习惯、自主自立能力,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家长应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而不能要求幼儿园把孩子培养成会背唐诗宋词、能做算术题等所谓的“神童”。这就需要家长转变传统观念,对孩子科学地因材施教,而不人云亦云赶时髦。
  其次,家长要尊重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孩子的成长也不例外。对孩子实施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本身就违背了幼儿身心发育的基本规律。由于幼儿的兴趣极易转移,爱好尚未定型,特长也未显现,因此过早进行定向培养,就可能出现幼儿时期所表现的“特长”与孩子成人以后的潜在特长不合拍,无意中扼杀了孩子求知的兴趣,甚至影响孩子潜能的开发和全面发展。家长不应为了“不让孩子输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对孩子“强行塑造”,而应尊重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
  最后,家长要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性是幼儿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所受到的教育和家里不一致,双方面的要求相脱节,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配合好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会与幼儿园组织的面向家长的培训活动,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交流和沟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097.htm